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解析最新《食品安全法》从源头布控安全体系


  来源: 仪器仪表商情网 时间:2015-11-07 作者:Stanford
分享到:



仪器仪表商情网 政策法规】2015年11月4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暨展览(CIFSQ)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监管官员、食品企业负责人等8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陈谞博士在大会上做了特邀报告,针对新食品安全法在风险治理、全程治理、社会治理及责任治理等制度的创新及变更要点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新《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将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此外,新《食品安全法》共154条,与2009年的104条相比增加了50条,其中有80条进行了修改。

风险治理

据陈谞介绍,新《食品安全法》在风险治理方面的创新首要是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制度。即明确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重点、方式和频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本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向社会公布和实施计划。

其次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陈谞介绍道,“新《食品安全法》确定了风险监测行为规范,明确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开展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另外规定,若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及本级、上级卫生行政等部门,并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

此外,陈谞提到,新《食品安全法》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明确规定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形。例如,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等。

同时,也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确定了参与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组织者一般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参与者一般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

全程治理

陈谞说道,“新《食品安全法》在全程治理上的创新主要有六点,即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地源头把关、建立全程追溯制度、完善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制度、确立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核上岗制度、确立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制度及明确网络食品交易者义务。”

他还强调,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地源头把关主要体现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禁止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农作物;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验,不符合标准的要停止销售,并及时上报监管部门;此外,食品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制度。

陈谞介绍,“国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都应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采用信息化手段,留存生产经营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同时,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也需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生产经营过程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很重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陈谞提到,企业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生产环节控制、检验控制、运输等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另外,贮存、运输、装卸、包装的容器工具也应安全、无害;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及包装裁料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关键词:    浏览量:360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