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法规标准 » 正文

风电、光伏行业国家标准即将实施 促进我国新能源健康发展


  来源: 仪器仪表商情网 时间:2016-01-25 作者:荆楚
分享到:



 风电、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的主力军,近年来呈现迅速发展的状态,同时国家也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推动其发展。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16年2月1日起,我国共有12项风电行业国家标准、5项光伏行业国家标准即将陆续实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废止了包含7项风电、光伏行业的相关规范性文件。除此之外,1月13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风力发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和《光伏发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报批稿)审查会。新年伊始,关于风电、光伏行业的顶层设计纷至沓来,这为2016年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行业健康发展开了个好头。

完善风电设备认证标准及能力

目前,整个风电设备行业还一定程度上存在核心竞争力缺乏、市场竞争无序等问题。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风电行业还存在标准缺失、标准不统一、与国际标准脱轨等问题,比如风电运维服务标准体系缺失、海上风电标准体系亟待完善、中国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缺少话语权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行业宏观调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等方法加以改善,而国家标准的发布将使这些问题有据可依。

即将于今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风电行业国家标准中,关于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设施防护涂装技术规范等都有了相关标准依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风电行业尤其是海上风电行业标准缺失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开展风电设备认证工作的有三家机构,鉴衡认证中心、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但整体上说,我国风电设备认证标准还需要统一和完善,技术手段和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的上下游都需要用有效标准来有效规范行业发展,以提升我国风电设备在国际同行内的认知度。

“由于风电行业的集中式装机,经过几年的运行,部分机组已达到出质保的时间,由此机组出质保的问题逐渐凸显。验收标准不清晰,验收手段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风电开发企业和风电整机制造商之间出现分歧,造成机组出质保困难,进而导致质保金的回收出现滞缓,加重了整机制造商的资金链压力,为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困难。”华仪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展接受《中国电力报》采访时表示,针对此问题,需要尽快完善和统一验收标准,达成行业共识,为机组出质保问题建立行业规范。

标准化制造提高光伏设备质量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光伏电站30%左右质量不合格。在西北地区,光伏电站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长期高温导致组件功率下降(10~13%)以及沙尘覆盖组件表面影响发电效率。目前市场上的光伏电站生命周期一般为25年,但与电站配套的各类组件品质是否可支持25年要打一个问号。

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认监委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严格执行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自2015年起,享受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和并网逆变器产品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相关指标要求。国家能源局开始实施“领跑者”专项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光伏设备的质量、提高行业集中度。

“光伏产品质量问题是多因素所致。产品模式单一,测试手段尚不完善,体制建设滞后,政策联动不足。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最迫切问题已变为提升行业技术总体水平、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如是说,因此,未来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不断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秩序,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贯彻联动等。

关键词:仪器仪表 风电 光伏 新能源    浏览量:80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