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工程师园地 » 正文

频谱仪和示波器的区别


时间:2017-09-26 编辑:沈叶华
分享到:



分不清示波器频谱仪的区别的人常闹笑话,为避免尴尬,本文简单总结以下四点——用实时带宽、动态范围、灵敏度、功率测量准确度,比较示波器和频谱仪的分析性能指标,来区分两者。

1 实时带宽

对于示波器来说,带宽通常是其测量频率范围。而频谱仪则有中频带宽、分辨带宽等带宽定义。这里,我们以能对信号进行实时分析的实时带宽作为讨论对象。

对于频谱仪来说,末级模拟中频的带宽通常可以作为其信号分析的实时带宽,大多数的频谱分析的实时带宽只有几兆赫兹,通常较宽的实时带宽通常为几十兆赫兹,当然目前带宽最宽的FSW频谱仪可以达到500兆赫兹。而示波器的实时带宽为其实时取样的有效模拟带宽,一般为数百兆赫兹,高的可达数千兆赫兹。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的示波器在垂直刻度设置不同时,其实时带宽可能并不一致,在垂直刻度设置到最灵敏时,其实时带宽通常会下降。

从实时带宽来说,示波器普遍优于频谱仪,这对于某些超宽带信号分析尤其有好处,特别是在调制分析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2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指标因其定义不同而有所不同,很多情况下,动态范围被描述为仪器测量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的电平差值。当改变测量设置时,仪器测量大信号和小信号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例如频谱分析仪在衰减设置不一样的情况下,其测量大信号所带来的失真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讨论仪器能够同时测量大小信号的能力,即在不改变任何测量设置的情况下,示波器和频谱仪在合适设置情况下的最佳动态范围。

对于频谱仪来说,在不考虑相位噪声等近端噪声和杂散情况下,平均噪声电平、二阶失真、三阶失真是制约动态范围的最主要因素,以主流频谱仪的技术指标计算,其理想动态范围约为90dB(受二阶失真限制)。

大多数的示波器由于受其AD有效取样位数和噪声底的限制,传统示波器的理想动态范围通常不超过50dB(对于R&S RTO示波器,100KHz RBW,其动态范围可高达86dB)

从动态范围来看,频谱仪要优于示波器。但这里要指出的是,这对于常在信号的频谱分析来说确实如此,然而示波器的频谱是同一帧数据,频谱仪的频谱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同一帧数据,因而对于瞬变信号来说,频谱仪可能无法测量到。而示波器发现瞬变信号(信号满足动态范围的情况下)的概率要大得多。

3 灵敏度

这里讨论的灵敏度,是指示波器和频谱仪所能测试到最小信号的水平。这个指标与仪器设置紧密相关。

对于示波器而言,示波器在Y轴设置至最灵敏档时,通常为1mV/div时示波器所能测试到最小信号,抛开端口不匹配等因素来看,示波器的信号通道产生的噪声以及轨迹不稳定带来的噪声是制约示波器灵敏度的最重要因素。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采样点数的增加,频谱噪声底可以下降到比较理想的程度。然而,当在时域已经无法清晰准确的再现信号时,在频域就产生了非常多的杂波,这就限制了我们观测小信号的能力。

1 受噪声影响的的灵敏度限制

大多数示波器与图一所示一样,能够稳定测量0.2mV的信号,对应到频域,这相当于-60dBm的水平。事实上,示波器能否准确的测量小信号,不仅与垂直系统的灵敏度有关,还与X轴的抖动、触发灵敏度等性能有关。

笔者为了对比文中所分析的技术指标,特地到R&S公司成都的开放实验室(感谢成都分部提供的帮助)进行了指标对比,让人惊讶的是,RTO示波器在灵敏度指标上非常优秀,如下图所示:

2 RTO示波器的全频段频谱图

从图二可以看出,RTO能够准确测量-60dBm的信号,其噪声底在-80dBm左右。而最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在整个频段(DC-4GHz),没有发现能够影响灵敏度的大的杂波,从而大幅提高了测量灵敏度。

关键词:频谱仪 示波器 带宽 频率    浏览量:191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