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差模分离器是应用在传导发射测试中的一款产品,传统的EMI测试中,接收机测出的其实是干扰的总量,而所谓的干扰就是对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的总称。在CE测试中加入共差模分离器则可以直接测试出干扰的主要来源(共模干扰或是差模干扰),对整改工程师来说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与提高效率,不用在寻找干扰源的方向上浪费时间。
测量原理

图1 共差模电流的流经路径
共模干扰是线对地的干扰
根据上述分析
加入共差模分离器后如图所示
图2
图3
1. L与N在共差模分离器内部汇聚后变成共模信号
根据之前的计算公式带入后可知:
L,N在经过共差模分离器内部后,L的方向没被改变,
二.共差模信号的隔离度(抑制比)定义
共模和差模的抑制比是衡量共模和差膜分离质量的重要指标,可用下图表示:
三.检测设备
RF射频信号源1台、频谱分析仪1台、共模信号转换器1台、差模信号转换器1台,及所需连接线。
四.隔离度值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1.打开信号发生器和频谱仪,开机预热25-30分钟,对频谱仪进行校准。
2.按照下图中连接仪器,分别测试共模隔离度和差模隔离度
1)共模隔离度测试
图4共模隔离度的测试
在共模信号输入状态下;
共模隔离度=共模输出(U1)dB—差模输出(U2)dB
共模隔离度标准:10K-30M 共模隔离度U≧40dB。
2)差模隔离度测试
图5差模隔离度的测试
差模信号输入状态下:
差模隔离度= 差模输出(U1″)dB—共模输出(U2″)dB
差模隔离度:10K-30M 整体隔离度≧40dB。
图6隔离度的测试现场
五.隔离度的测量误差
1)连接电缆长度引起的测量误差
在测试共模隔离度时,信号源连接共差模分离器的这两条线一定要短,经过大量测试,发现线长超过150mm,主要由于电缆插损的增加引起共模输出信号的减小。导致测出的共模隔离度在30M时,隔离度达不到40dB。
2)连接电缆的对称性引起的测量误差
由于共差模信号都是矢量,所以两根连接电缆的不对称会直接造成两线之间的相位差(不同相)而导致测量误差。
总结
在测试共差模分离器的过程中,从信号源到共差模分离器的连接线一定要对称并且尽量短,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