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NB-IoT测试解决方案——物联网扫频仪

随着物联网建设的全面展开,NB-IoTeMTC网络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和商用期,NB-IoTeMTC网络测试工作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但现有的测试设备测试方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使用模组终端测试时,由于NB-IoT版本暂不支持终端切换,必须重启终端来寻找和接入当前最强覆盖小区。

各主设备厂家的模组终端只能测试其自己的网络,没有比较“通用”的测试设备对NB-IoT实际覆盖网络进行评估。

同时支持NB-IoT/eMTC测量的仪器仪表稀缺,远远不能满足运营商的测试需求。

创远仪器提供的NB-IoT/eMTC网络覆盖测试解决方案,显著提高了网络测试效率,解决了数据采集完整性和NB-iot/eMTC同时测试等问题,成为国内首家提供NB-IoT/eMTC网络测试解决方案的三方仪器仪表厂家,为运营商提供了可靠测试验证手段。

(一)方案介绍

● 系统组成

测试系统由物联网扫频仪和测试软件平台组成,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


NB-IoT测试解决方案

1 NB-IoT/eMTC测试系统图

● 数据采集和输出

扫频测试设备采集数据,通过测试分析软件输出TOP小区的频点、PCIRSRPSINRRSSI等小区无线参数,用于分析人员进行网络覆盖分析及评估,如图2所示:


NB-IoT测试解决方案

2 NB-iot/eMTC测试结果

(二)系统优势

NB-IOT系统有三种部署方式

创远仪器提供的NB-IoT/eMTC测试设备,可以自动检测三种部署方式,快速测量不同部署方式的小区信息。


NB-IoT测试解决方案

☆独立部署(Stand alone operation):适合用于重耕GSM频段,GSM的信道带宽为200KHz,这刚好为NB-IoT 180KHz带宽辟出空间,且两边还有10KHz的保护间隔。

☆保护带部署(Guard band operation):利用LTE边缘保护频带中未使用的180KHz带宽的资源块。

☆带内部署(In-band operation):利用LTE载波中间的任何资源块。

● 产品特点

单机支持NB-IoT/eMTC网络同时测量;

支持NB-IoT/eMTC信号解调,上报TOPN小区频点、PCIRSRPSINRRSSI参数,测量信道包括PSSSSSRS

灵敏度可低至-135dBm

测试速度快,1s内完成数据测量及上报,满足路测需求;

支持独立部署、带内部署、保护带部署方式的小区信息测量;

(三)应用案例

案例1

创远仪器研发的NB-IoT/eMTC测试设备已在多个实验网进行了测试验证,并在20173月份通过了中移研究院的实验室测试,4月初,在“智慧城市暨物联网试点城市”鹰潭进行了NB-IOT网络覆盖测试,通过和XX终端及网络实际站点覆盖情况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创远仪器测试设备结果输出的准确性,7月底配合中国信通院完成《鹰潭NB-IoT网络测试报告》内容的数据采集,成为首家提供NB-IoT/eMTC网络测试解决方案的三方仪器仪表厂家,鹰潭测试结果如下:

NB-IoT测试解决方案

3 NB-IOT网络覆盖测试结果

案例2

创远仪器受邀南京移动在南京南站进行NB-IOT网络的覆盖测试,测量小区覆盖、干扰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NB-IoT测试解决方案

4 南京南站NB-IOT网络覆盖测试结果

(四)结论

创远仪器提出的NB-IoT/eMTC测试解决方案,不受设备厂家、频段的限制,通过频点设置和PCI 盲搜的方式实现现有的NB-IoT/eMTC网络覆盖测试和运营商对比测试,配合创远仪器自研的信号输出设备还可以进行NB-IoT/eMTC的室内分布系统模拟测试,测试方法灵活,测试结果准确,测试简单高效。

附录1(配件表)


附录2(主要性能指标)

NB-IoT测试解决方案

☆支持NB-IoT/eMTC双网同测

☆解析测量NB-IoT/eMTC基站下行信号,输出小区频点、PCIRSRPRSSI等信息;同时输出小区时域、频域波形图

☆支持独立部署、带内部署、保护带部署方式的小区信息测量

☆测量速度≤1s(单频点)

☆灵敏度:-135dBmRSRP

☆数据接口:网口

RF接口:SMA Female

软件功能

☆测试计划可自由定义,自由组合,展现方式多样;

☆软件提供轨迹图、时域图、频域图、列表等;

☆支持数据回放及参数展现,自定义测试报告,自动生成专题测试报表,轨迹图、统计等信息;

☆支持测试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测试数据能生成*.csv*.kml等多种格式,可导入第三方规划软件做网络规划,也可基于GoogleEarth进行数据分析;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