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向千亿目标迈进
发布日期:2020-07-23 09:00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而传感器作为几乎所有智能硬件的关键部分,是上海智能园的核心产业。本文将介绍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探寻其千亿目标的实现路径。



高难度的战略任务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一个肩负国家战略任务的特色园区。传感器是卫星雷达、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手机等几乎所有智能硬件的关键部分,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属于高精尖范畴,更有相当部分应用于国防领域。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目标是弥补智能传感器“中国芯”短板,聚焦智能硬件、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领域,发展基于MEMS半导体工艺,涵盖力、光、声、热、磁、环境等类目的智能传感器产业。


据工信部《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要求,“集中力量打造以上海、江苏为重点的长三角产业集聚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集聚了全国50%以上的智能传感器企业。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国家级产业平台,是工信部要建设的15个创新中心之一,目前落户嘉定。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作为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布局中的“一翼”,于2019年12月24日启动。当时即有32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额248亿元;同时《关于嘉定区进一步鼓励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有关意见》发布,预计到2025年,嘉定区以智能传感器芯片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元,使其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高地。


对于千亿目标,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嵘表示,嘉定完成这个任务时间紧迫。“目前全嘉定区约有275亿元传感器相关的产值,嘉定工业区内相关产业按工业统计口径有160亿元产值。如果要实现达标,嘉定工业区应该实现约600亿相关产值,全嘉定才能完成1000亿的目标。现在距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产业能级规模固然重要,但在普遍追求“亩产”的今天,有产值还得创造利润,产生税收。但从投入回报来看,在传感器行业取得好绩效是个高难度任务。徐嵘表示,“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发展得比较早,我们在追赶,需要付出很多的沉没成本。很多时候投入很大资本,但技术差距不会缩小,也没有任何回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千亿目标,并非仅靠传感器产值,而是传感器相关全产业链。传感器的市值并不高。徐嵘举例,嘉定工业区有家生产手持额温枪芯片的企业,其产品占全球、全国市场的很大份额,一直供不应求,但总产值只有1亿元左右。所以千亿传感器产值,需要兼顾上下游,譬如智能教育、智慧驾驶等上下游的产品才能实现。重要的是,这些下游产品更容易赢利,更有市场开拓能力。


市场能力是徐嵘口中的高频词,战略产业与市场赢利能力,一直以来似乎是一对相悖的概念,但战略产业也必须有市场能力,这已是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中电海康集团(海康威视母公司)的董事长陈宗年曾经讲过,上海很有为国担当精神,但不能只做高技术含量、但不赚钱的产品。一定要把高技术产品的下游市场也做起来,只有兼顾能赚钱、能市场化的产品,高技术产业才能发展起来,否则难以为继。” 徐嵘说。


徐嵘表示,目前行业里有市场能力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凤毛麟角。政府可以为行业引进必备的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以此吸引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但市场开拓还是要靠企业自己,不能仅仅依赖政府财力投入。“我们需要的不是林黛玉式的企业。我们需要的是能从石头缝里自己长出来的企业,不仅有技术,还能发现市场、攻占市场,能把技术变为市场欢迎的产品。”


传感器项目其实是泛集成电路产业,这个行业除了技术难度大之外,环保压力也不小。据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沈杰介绍,集成电路项目除了投入高之外,还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我们要投入很多去做排放废水废气的治理。为了发展这个行业,还特意向环保部门报备,调整了环保政策,才达到引入集成电路企业的标准。”


另外,嘉定工业区目前的土地存量已经不多了,嘉定工业地块能拿出来开发使用的大概有2000亩左右,如果算上可以动迁的地块,可以达到2800多亩,大多数都是10亩、20亩这样的小块地。


这导致嘉定工业区使用土地非常谨慎,徐嵘很严肃地说:“我们非常关注土地产出效率,所以在引进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时非常谨慎。一来这些企业投入大,一旦失误会造成很大资金浪费。外省市出现了很多这种失败案例;二来我们的土地资源有限,引入项目要保证质量。”


集成电路属高新技术,如何识别好项目是一大难题。沈杰也称,高技术项目的引进需要外部专家审议,但即使是通过专家审议的项目也不能完全确保无虞,技术和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始终存在。


相对于宏大的千亿目标,目前嘉定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积累并不多。


智能化


在相关领域,已经上市的嘉定公司有沪硅产业,成规模的企业有新傲科技、新漫晶体等企业。其中新傲科技的产品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产值7亿元,利润3000万元。星地通(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产值做到147亿元。


徐嵘称,以上企业有不少是科技部副部长王曦院士在上海时扶持的项目,发展了20年才成长起来。(据公开资料,上海新傲科技成立于2001年。)这些项目在发展之初,各级政府给予了各种支持,才帮助它们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目前具备了一定市场能力。显然短期内培育高科技企业难度不小。


纵然如此,上海对这个产业园寄予厚望,沈杰表示,“市里希望是尽快做成国家级园区。”


千亿目标的实现路径


无论面对的是什么局面,要实现千亿目标,第一重要的还是招商引资。为此嘉定工业区出台了传感器产业扶持39条,主要是为了吸引人才,用优惠政策引进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独创专利的人才。譬如买房最高一次性扶持70万元。而对于企业的扶持,主要是办公用房、税收、融资担保这些方面的扶持,只要符合政策,应补尽补。


这些年,无论是上海各大园区,还是环上海地区,都在出台各种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谈到嘉定区的招商优势时,徐嵘坦诚,“相比上海其他区,乃至上海周边,在纯粹资金扶持上我们没有太明显的优势,我们只有从营商环境和服务效能上去吸引企业,企业看重的也不是资金扶持,而是能够提供什么服务。”


迈柯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迈柯博)是一家新近从张江迁到嘉定的国际公司,其母公司为Xsens Technologies,这是一家基于微型MEMS惯性传感技术的运动、方向和位置测量产品的供应商,总部位于荷兰,在硅谷、洛杉矶、加罗尔、新竹等地设有分支机构。迈柯博在嘉定做的是手环项目,迈柯博智能穿戴事业部总经理韩超阳称,该公司搬到嘉定,就是看中了这里扶持资金之外的产业平台。


韩超阳强调,迈柯博来到嘉定并不是特别在意有什么直接的扶持政策,而是嘉定这里发展传感器的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因为这里有芯物和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配套,“当然扶持政策在一个园区集聚效应形成之前是必不可少的” 。


扶持政策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物”)产业合作副总裁朱佳骐则认为,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核心吸引力来自芯物这个公共平台。朱佳骐称,芯物是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本体,其核心任务是解决传感器领域的共性难点技术,同时孵化企业实现新技术商业化。另外芯物已经布局了8英寸晶圆生产线,还布局光学方面的产业。简而言之,芯物分两条腿走路,先解决卡脖子的共性技术问题,然后和其他企业分享这些技术,服务企业解决产业链的完整性。


芯物是国家平台,作用非常关键,其目标是把中国最好的传感器企业,最好的技术聚集在一起。但这家企业并不是事业单位,而是由12个相关行业的股东组建的股份公司,这12个股东在业界地位显赫,譬如格科微电子、中电海康、汉威科技等,尤其中电海康已经培育了十几家上市公司。正由于中电海康的入驻,徐嵘表示对完成千亿目标有“豁然开朗”之感。


沈杰也强调了大平台对于嘉定完成千亿目标的关键作用,嘉定以前没有足够的集成电路产业积累,但集成电路产业链很长,靠这么一小块地去做这么大产业,压力会很大。所以嘉定需要借助国家大平台,一是国家工信部的平台芯物,此外还有国家发改委的装备材料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该领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之前很少有民营企业介入,不过但凡民营企业有底气进入,那肯定是有稳定资金扶持,或者已经获得稳定收益。譬如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探测器晶体的上海新漫晶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明星企业,这是在嘉定一手培育起来的民企项目。


要达到千亿的发展目标,沈杰表示不会去刻意发展某个细分领域,但最终必须要在资本市场有成果体现,即培育3-4家主板上市企业,培育一批科创板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链条和要素集聚效应。“我们在全国范围摸查之后发现,和嘉定传感器产业规划相匹配的企业大概只有20家左右。我们也希望引进一批与这些企业有交集的基金和投资公司,一起继续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当然科创板对它们有一定吸引力,还有上海一体两翼的产业布局对它们也有吸引力。”


集成电路


作为嘉定工业区的副主任,沈杰特地强调特色园区和嘉定工业区的关系,“我们做特色产业园,其他产业照样发展,并不是专门发展传感器。不然要饿死了。”嘉定的传统强项是汽车板块,原有的发展方向不变,会在传感器和汽车板块寻找交集。其中汽车电子将是嘉定一块新的发力点。由于汽车电子门槛较高,之前嘉定在这方面积累不多,嘉定计划在下半年通过产业峰会等形式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嘉定搞汽车电子很有优势,将来汽车电子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重点,这个市场非常大。”沈杰强调。


对于智能传感器特色园区的发展,企业对工业区的生活配套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捷通”)是2004年就入驻嘉定工业区的民营企业,致力于高精密度中小批量和快速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制造和研发,去年产值2.8亿元,纳税1400万元。嘉捷通董事长严学锋认为,围绕产业发展的生活配套还是不够,很难留住工人,“我们到嘉定新城大概15公里,晚上公交车都没有了,周边没有任何生活设施,每年招几十个大学生,留住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没有办法,我们又在成都开了分公司。”


对于土地使用政策,嘉定也在逐步放松政策限制,譬如宿舍、办公、研发等综合用地比例本来是15%,现在可以调到30%。


最后沈杰强调,产业的聚集,最重要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串联,本地供应链的支持。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出现,是因为有国家级大型公共平台的支持,行业里的企业都会聚拢过来。全国范围内有各种传感器、物联网产业相关的园区,但做得实、做得好的没有几个。


未来发展建议


未来发展建议


在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有潜力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大型平台,在行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在终端应用领域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成为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高地。对照园区未来发展目标,结合存在问题,园区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改进。


一是积极与市、区两级交通主管部门沟通,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大园区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变交通盲点为区域节点。


二是探索政府、企业、园区多方共赢的园区二次开发机制,结合特色园区提升容积率等任务,在区及园区层面配套相应的二次开发政策。


三是积极与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沟通,支持芯片企业改进技术、减少环境影响,同时支持专业污染治理环保企业发展。


四是在园区层面,针对园区管理运营团队,定期开展行业知识培训,并鼓励管理运营人员沉入一线,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

关键词:上海 智能传感器 产业园
浏览量:1431
来 源:澎湃新闻
编辑:仪器仪表WXF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