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闻头条 » 正文

检测仪器助力部署“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时间:2017-01-10 作者:阿狸
分享到:



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历史延续的血脉,是时间长河遗留的瑰宝,它理应被珍藏,值得被研究。而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入侵,当年轻一辈更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不愿意纪念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清明节”“重阳节”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也逐渐淡漠了,国家与民族凝聚力受到了严峻挑战。倘若文化遗传保护工作一旦中断,历史则将永远留下遗憾,这一记警钟,敲醒了正在沉睡的国人。




“十三五”时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工作目标

近日,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规划提出,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我国将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目标如下:

一是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科学与技术,在遗迹遗物探测、文物信息提取、文物价值挖掘等方面,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文物形貌结构信息高保真提取、残留物提取与判别、考古现场鉴别与应急保护、古代生存背景与生业模式分析、古代材料加工技术与物料流通阐释等核心关键技术20项以上,研发关键装备10套以上,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建成基于多源信息的陆地与水下文物资源调查和考古全周期智能决策系统各1;揭示泥河湾早期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历程,丰富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理论模式。

二是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构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检测方法体系;形成室外石质文物、墓葬彩绘文物、泥塑、土遗址、木构建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遗产等保护综合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研究馆藏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专用工具、材料和装备;提出监测、评估、调控的综合指标和方法,全面提升馆藏文物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整体水平;研制适合博物馆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所需感知、监测、调控和防震等高精度装备;重点解决传统工艺领域的关键瓶颈问题。形成核心关键技术30项,关键装备15套,相关技术规范、方法和产品标准30项。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检测仪器 助力    浏览量:558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