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难在哪、怎么看、如何转?


  来源: 控制工程网 时间:2019-01-28 编辑:思杨
分享到:



近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首位。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日前举办的座谈会上,来自制造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人围绕上述主题,就当前我国制造业痛点、难点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我国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与会代表们认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强基础、补短板、抓创新、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企业痛点难点有哪些

说起制造业发展中的难题,企业最有发言权。

每到‘618’‘双11’前后,就有大批工人辞职。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做快递小哥,因为这1个月就能挣上一两万元……

来自浙江的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颜飞龙对此体会良多:产业工人培养周期长,没有几年时间培养不出一名好的技工,但员工的稳定性却是个大问题!不仅是一线员工,制造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坦言,许多高科技人才并未将所学应用到制造业,而是“利用专业技术玩金融”,高端科技人才择业“脱实向虚”的趋势值得注意。

现在资本市场上有些人急于赚快钱。如果制造业企业家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不如炒一套房赚得多,谁还去干制造业?慢公司不是它想慢,而是制造业项目往往投资周期长;笨公司也不是它笨,它就是想踏踏实实地发展,不想走偏门。这些小公司其实是有科技含量的,未来可能会产生颠覆式创新技术。事实上,融资难、创新难,依然是当前众多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共同烦恼。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银行贷款与企业的生产周期往往不匹配,导致大量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资金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不仅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在研发领域,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我们在企业调研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很多企业都存在装备制造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研究室主任付保宗的体会,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共鸣。潍柴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陈大铨坦言,目前市场对发动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一些关键零部件还得从国外进口,类似的产品虽说国内也有,但在可靠性、一致性上相对差些,关键零部件对我们还是有制约的。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树杰直言不讳:目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高性能芯片依赖进口、工业软件缺乏自主研发、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不足、关键基础件性能质量欠缺等问题。长城汽车虽然研发和制造能力已达到外资品牌水平,但仍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机床等装备,以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品质。


制造业优劣势怎么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从整体看,制造业规模虽跃居全球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

长期对中国500强企业跟踪调研的刘兴国,用“五低一少”来描述我国制造业整体现状。

“五低”分别是研发投入明显偏低、增值率很低、利润率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国际化率低和人均产出率低;“一少”则是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较少。

增值率平均值只有美国、德国的一半左右,说明我国制造业整体还是以简单粗浅的加工为主,附加值高的环节参与较少;

制造业的利润率与其他一些产业相比,存在明显失衡;

国际化率低,说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还没有参与到国际化中去。

张宇贤认为,制造业首先面临的是“四基”不强,即在基础原材料、基础工业、基础元器件、基础技术方面亟须提升。

其次是核心技术问题,但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这也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付保宗看来,当前我国制造业已进入“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口,面临着国内国外的“双向夹击”。

一方面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实施贸易壁垒,围堵我国中高端制造业,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利用成本优势追赶我国制造业;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不断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企、人口红利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

关键词:制造业 中央经济 资源配置    浏览量:4207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