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全球制造业“再起硝烟”,美、德、中三种模式谁将引领未来?中国制造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突围?


  来源: 仪商网 时间:2019-02-21 编辑:思杨
分享到:



但是,什么是做供应链?很多人都在讲,却似乎又各有所指。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单纯制造”与“供应链协同”的区别。一个服装工厂在6月1日接到品牌商的一个订单,生产AB两个款式各1,000件衣服,要求7月1日前交货。这个工厂埋头苦干,保质保量生产出衣服,在7月1日前把货发出,这叫“单纯制造”。而“供应链协同”的做法是,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了解到品牌商那里的A款式畅销,在6月中旬已经低于最低安全库存了,马上就要断货;而B款式滞销,尚有大量库存。于是,工厂加速A款式的生产和交期,而延缓B款式的生产甚至减少生产量,这就是“供应链协同”的做法。



自动生产、补货系统


无论是消费品还是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只要是To B业务,都可以使用这个模型。制造业的长期价值在于帮助你下游的客户赚钱。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卓越的探索,比如思科、沃尔玛、丰田汽车、戴尔、华为等。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广域的连接工具,完全可以更低成本地将供应链的上下游连接起来,通过数据协同实现更大范围的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的基础是打通电商大数据、ERP、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纵向一体化。要实现供应链协同,需要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和策略一致。在生产制造端,首先需要打通ERP与MES的割裂,实现内部协同。ERP是企业层级的资源计划管理;EMS则是位于上层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工业控制之间,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ERP的计划生成可执行的生产工单,而MES则对工单的执行过程跟踪记录,并防止错误发生。其管理范围从投产到出货。不幸的是,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业工厂里ERP与MES都是两套系统,各自为政。产能情况、订单进度和生产库存对ERP来说只是黑箱作业。

若企业内部能实现ERP、MES,乃至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集成协同,进一步就是需要对接电商大数据,包括实时订单数据、需求预测数据等,这部分数据可能分属不同的合作伙伴。这时候,合作伙伴的协同意识、信息化水平、数据接口标准,乃至激励机制就至关重要了。当产业链所有系统都全面集成之后,一条连接市场最终客户、制造业内部各部门、上下游各方的实时协同供应链就形成了。

IT时代供应链的最高境界CPFA(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系统就横空出现了。过去,只有大企业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涉及巨大的IT和人才投入,但现在互联网出现之后,有可能改变这一格局,小企业也可以做到,而且可以玩得更为极致。因为,企业内部的系统集成通过以太网(局域网)即可完成,而跨企业之间的协同互联网则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电商出现之后,基于电商交易的数据丰富度、实时性和预测准确性,远非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信息单一维度的日报所能比拟。我们也期待在To B的电商平台上,能尽早看到平台级的供应链协同系统出现。
柔性化生产将成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参事汤敏教授认为:未来中国,以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到东南亚势不可挡,中国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产能。换个角度理解这句话,如果中国能大规模地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在中国。

所谓柔性化生产是指,在品质、交期、成本保持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线在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之间任意切换。业界谈论更多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只是柔性生产的一种形式,并不是通用模型。同时,所谓“小多快”(小批量、多品类、快速生产)也不是真正的柔性化,因为大批量订单做不了的话也不是真正的柔性生产。目前,方兴未艾的“智能制造”,我们认为也是应用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柔性化生产或定制化生产,总体上也属于这个范畴。

关键词:制造业 工业战略 互联网时代    浏览量:4348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