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15万亿投资,C-V2X超视距传感器迎来“新风口”


  来源: 盖世汽车 时间:2020-04-24 编辑:仪器仪表WXF
分享到:



近日,政策释放利好消息,未来5年将投资15万亿用于5G新基建建设。这对于C-V2X的落地有着重要意义。


C-V2X是基于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支持汽车与汽车、行人、道路、云端等进行信息交互与互联互通。其强大的与环境信息交互的数据能力,相当于是自动驾驶的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感器,可对自动驾驶雷达等现有传感器进行补充。


C-V2X是基于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


对于C-V2X来说,5G新基建能够提供基本的硬件条件,为V2I、V2N中的应用提供帮助。在这一风口下,为C-V2X带来了发展机遇,不仅有政策支持,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挑战也是并存的。


巨大的市场空间


未来,世界将会出现这样一种场景。白天,无人驾驶的汽车穿梭于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搭载乘客,到了目的地后放下乘客,接着去往下一个地点,周而复始。到了晚上,汽车自动开往郊区进行充电,能够有效避免在城市扩建停车场、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给交通带来的影响。


这样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行场景,将因为5G技术的成熟而加速到来,其背后,是车联网关键技术C-V2X提供支持。



C-V2X是基于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支持汽车与汽车、行人、道路、云端等进行信息交互与互联互通。随着5G的发展,C-V2X将再次迎来新风口,其市场将会伴随车联网以及无人驾驶的市场规模发展而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据中国联通预计,2020年全球联网汽车总量将达2.2亿辆,国内市场车联网用户将超4000万,渗透率将由2017年的8.3%提至2020年的约22%,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作为车联网核心通信技术,C-V2X技术实现了车辆与其他实体之间的信息互换及连接需求。随着车联网市场的的发展,C-V2X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C-V2X技术还可以作为自动驾驶的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感器。


目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雷达、摄像头等感知周边环境,可能会受到天气、距离等因素影响。C-V2X则提供了另一个获取周边环境信息的交互渠道。随着5G的发展,其将为车内信息娱乐和车载信息处理提供更大的数据容量,C-V2X将成为汽车的“超视距传感器”,能够对雷达等现有传感器进行补充。



此外,现在LTE-V网络的时延还在20毫秒,因此无法满足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要求,所以最终完全支持自动驾驶要上5G V2X以及后续的网络,才能满足自动驾驶的要求。


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到约2600亿美元,到2040年将达到约9400亿美元。也就是说,要满足自动驾驶的市场需求,C-V2X技术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大力支持


除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C-V2X大量支持。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要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制定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建设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结合 5G 商用部署, 推动 5G 与车联网协同建设。


根据政策指导,目前国内各区均加快部署C-V2X网络环境。北京、长沙、上海、无锡、重庆等地建成了超过30个示范区,覆盖测试园区、开放道路、高速公路等多种测试环境。


2018年5月,首个C-V2X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区在无锡开放。无锡示范区覆盖无锡市主城区、新城主要道路240个信号灯控路口,共170平方公里的规模。项目以“人-车-路-云”系统协同为基础,开放40余项交通管控信息,实现V2I/V2V/V2P信息服务,覆盖车速引导、救护车优先通行提醒、道路事件情况提醒、潮汐车道、电单车出没预警等27个典型应用场景


上海示范区累计开放测试道路37.2公里,部署25个C-V2X智能路侧终端,计划于2019年底部署300套以上的路侧智能终端,参与示范车辆达1万辆以上,其中200余辆安装C-V2X直连通信车载单元。


天津示范区是首个应用5G网络的C-V2X示范区,试点路段总长5km,共设置12个测试项目和7个障碍点,无人驾驶车辆时速可达120km/h,旨在打造国内车辆最高速、测试最全面的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示范区。


挑战不容忽视


示范,是推动C-V2X落地的关键第一步,按照国家政策的引导,近两年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示范区向先导区转型,主要在规模化程度上有所提升。


关键词:C-V2X 超视距传感器 新风口    浏览量:123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