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传统的人工停车收费造成的排队塞车现象,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交通运输部近年来大力推行ETC建设,并要求在2015年底前实现ETC全国联网。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OBU),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DSRC),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实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时无需停车、快捷交易。相对于人工收费系统(M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具有明显的优势:
1. 与人工收费系统(MTC)的8秒出票相比,ETC通过仅需1秒-2秒,车道通行能力提高4~6倍;
2. 无须现金交易,方便快捷;
3. 有效降低收费站的运营管理成本;
4. 降低收费站的噪声污染和尾气污染;
随着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基本实现全国联网,提供ETC上下游的硬件厂商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据预测,2016年汽车电子标签(OBU)的市场需求量有近千万套。
某国内ETC行业的领导企业,OBU年销量达数百万套。他们在最新一款OBU中使用某知名MCU厂商的Cortex-M3内核芯片作为主控MCU,量产时采用为在线编程的方式,在PCB板上,对MCU进行批量烧录。就像:

工程师用四通道在线编程器P800-ISP对客户样机编程时,发现现象确如客户所说的一致。凭着丰富的编程调试经验,我们的工程师将问题定位为芯片被误操作,导致被加密,查阅芯片技术手册后将根源锁定到2个寄存器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将P800-ISP的时序代码作相应的修改,在执行擦除、编程操作之前,将2个寄存器的置位顺序做了调整,使MCU处于解密状态,确保芯片在编程过程中不会被误加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