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运用传感器监测设备加强对危旧房的日常“体检”

 “住有所安”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愿望。2016年以来,浙江嘉兴南湖区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加快推进城镇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为了进一步保障危旧房内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近日,南湖区住建局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一家专业机构,在全市率先对18幢危旧房安装了倾斜仪、裂缝计等传感器监测设备,启动24小时实时监测,以精准数据实现安全预警。

在全市率先完成303幢丙类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的基础上,嘉兴南湖区按照“先公后私,先易后难”的原则,截至目前,已完成危房治理改造147幢,面积5.32万平方米,改造治理数量居全市前列。


据介绍,此次区住建局委托的这家专业机构,主要是运用北斗高精度卫星、专业传感器和大数据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危旧房的日常“体检”。

那么,这些电子设备到底能监测哪些指标呢?“我们的监测指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裂缝、倾斜、构件变形等高危局部监测,房屋整体位移和沉降形变监测,外部危险因素监测,及区域大范围房屋监测。”该专业机构的技术工程师肖澎介绍,像在危旧住房楼顶安装北斗高精度卫星设备,主要监测的是房屋整体位移和沉降情况;在危旧住房内部安装倾斜仪、裂缝计等传感器,则是监测房屋倾斜、裂缝的情况。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检测模式存在数据间断、人为误差大、难以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等弊端,北斗高精度实时监测预警能7×24小时不间断自动实时监测,且精确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对监测结果实现智能动态预警。

记者了解到,此次18幢试点安装电子监测设备的危旧房主要涉及新嘉、新兴、建设、大桥、新丰五个镇(街道),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近日,记者跟随肖澎来到越秀北路附近一幢试点监测的危旧房。由于历史原因,该幢房屋存在沉降情况,且外立面有多处剪切型裂缝。在这些裂缝处,三个如接力棒大小的金属传感器已经“上岗”。“像这些设备监测到的数据通过采集器会传送到监测预警云平台,实现不间断的在线监测、分析和预警。我们会将每周生成的数据报告加以整理,汇总成月报信息反馈给住建部门。”肖澎说。

而试点这样的危旧房24小时监控,对于住户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安全的多一重保障。“除了汇总监测的每幢危旧房的数据,我们还会根据楼房的变形程度启动分级预警,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肖澎进一步解释道,“分级预警主要分为四个级别,级别越高说明楼房变形越厉害,当到达四级预警时,我们会立即进行危险排查,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根据排查情况由相关部门通知紧急撤离等。”

除了动态监测的功能外,该系统还可为全区危旧房建立“一楼一档”信息库提供便利,系统中录入的各幢危旧房包含建设年份、评级、建筑层级、面积、具体地址等详细信息。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接下来会根据试点效果及其他危旧房屋的实际情况,推荐全区危旧房监测、治理工作。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