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你知道汽车上用的继电器是怎么测试的吗?

继电器等器件在各种控制电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测试标准多且有差异性,如何完美实现自动化测试呢?ZDL6000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针对各种标准编写大数据分析算法,直接分析测试波形,快速得出测试结果。


继电器等器件在各种控制电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完成电路自动调节、安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连接、可靠性运行等不可或缺的组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轮船、家电等领域。


针对继电器的测试,国标、国军标、行标、企标等都有一些标准,例如GJB 1461A、GB/T 21711.1,GB/T 21711.7、QC/T 695等。虽然标准名称和适配领域不同,但是测试项目有很多是类似的,不同是试验方法和限值要求的实施细节存在一些差异。


ZDL6000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针对各种标准编写大数据分析算法,直接对测试波形进行分析,快速得出测试结果。



试验项目1: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线圈电阻


试验接线及步骤:


1、如图1,准备电源1,其输出电压设置为继电器线圈电压、比如12V,支持步进进行编程,正极通过一个无抖动的开关K接到接触器线圈A接线端,负极通过1个分流器电阻、比如1Ω的高精度电阻连接到接触器线圈的负端B接线端,用通道1监控线圈AB之间电压,通道2反接监控1Ω电阻两点的电压,通过电压实现对电流的监控;


2、准备电源2,将接触器的所有主、辅触点公共端接入固定电压如6V的电源,将常开触点的负端连接一个电阻接入到电源的负端,同时将所有的常开触点接入到示波记录仪16通道卡对应通道正端上,16通道卡负端接电源的地,通过监控常开触点位置的电压监控其动作过程;


图1 基本接线图


3、电源2设置6V输出,电源1关闭,开关K关闭,启动记录仪的记录功能,电源1用步进升压升到额定电压,然后逐步降压到0V,停止录波,试验结束;


4、试验结束调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对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波形数据进行分析,试验过程记录仪监控所有触点都闭合时的AB之间的电压为吸合电压,并判断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所有触点都断开时的电压为释放电压,确认判断释放电压是否符合规格要求,给出对应电压和判断;同时通过对通道1和2之间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计算出线圈的电阻,判断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并且可以将测试结果直接导出如图3所示。



图2  试验结果


图3  测试报告


试验项目2:吸合时间、释放时间,线圈启动电流,线圈工作电流


试验接线及步骤:


1、接线和图1完全一样;


2、电源2的设置6V输出,电源1设置12V输出;


3、启动记录仪录波,闭合开关K和断开开关K,监控触点的闭合和断开过程触点两端的电压,停止录波,试验结束;


4、试验结束调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对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波形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标准测试所有触点的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给出测量值并判断是否通过,吸合时间为图3中的c,释放时间为图3中的r+b;根据CH2测量值得出线圈最大的启动电流,线圈正常的工作电流。


图4  时间测试


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并且可以将测试结果直接导出如图6所示。



图5  试验结果


图6  导出测试结果


试验项目3:触点转换时间


试验接线及步骤:


图7  触点转换时间测试


1、接线如图5所示,通道1测量线圈两端电压,通道2、4、6对电源电流进行监控;


2、打开源3工作电流为额定工作电压的恒压模式;打开电源1设置输出电压测试电压,打开开关K,启动记录仪录波,对开关K进行闭合和断开操作,停止测试,关闭所有电源;


3、试验结束调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对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波形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通道1确认触点闭合和打开状态,通道2、4、6测量的电压波形换算成对应的电流波形,图中设置测试电流5A,切换过程电流会从5A掉落到0A,然后恢复,对波形进行分析,测量从5A掉落到0A的时间t0,测量从0A开始恢复的时间t1;要求每个t0都有有对应的t1,并且要求t1必须大于0,否则判断为异常,另外在线圈电压的每个切换中只能出现一次t0和t1过程,反复吸合导致的波形异常需要给出错误提示。


图8  触点切换波形


试验结果如图9所示,并且可以将测试结果直接导出如图9所示。



图9  试验结果


图10  测试报告


试验项目4:吸合时间一致性测试


继电器多次吸合,对吸合时间进行测试分析、统计最大值、最小值,查看对应的波形,实验电路与图1一致,线圈电压采用自动开关或者ZDL6000控制进行开关,ZDL记录波形,并用离线分析对吸合时间进行一致性统计分析。


测试结果如图11所示,点击对应的结果列表可以直接跳到对应的位置,点击数值对应的列表表头可以对测试结果进行排序。




图11  试验结果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