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工信部: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对稳定


  来源: 综合整理 时间:2020-01-14 编辑:清风
分享到:




仪器仪表行业门户—仪商网编者按】2019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表示分阶段释放压力,降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的补贴标准。从补贴政策上来看,2019年补贴政策整体上来看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补贴的退坡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从2019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出现负增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已经连续六个月下滑。

近日,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一则利好消息,工信部负责人表示,为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会大幅退坡。有了扶持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心,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也受到利好消息影响,为之振奋。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变奏:今年不会大退坡,但不太会延至明年


新能源汽车行业突然迎来一则利好。


1月1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出席论坛时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退坡。


对此,工信部方面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称,很多企业问到,今年7月1日左右财政补贴是否还会像去年那样退坡,年底是否完全退出。针对这一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苗圩部长在会上作了回应,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1月13日,新能源汽车板块走强。数据显示,1月13日,新能源汽车指数股中175股上涨。其中比亚迪、北汽蓝谷等涨停。


那么,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2020年补贴不再退坡”的利好力度有多大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进一步退坡,对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许海东解释,此前官方提出,从2017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将逐步退坡,直至2020年底完全退出。此后每年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平均每辆新能源汽车补贴额都要下降15%左右,2019年平均每辆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更是超70%以上。2020年补贴政策公布之前,业内普遍认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2019年基础上进一步退坡后完全退出。而苗圩及工信部的回应则说明,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大概率和去年相似,这样就给车企留下更长的缓冲时间。


汽车分析师张翔补充称,国家每年确定当年补贴政策时间在3、4月份,而车企做来年规划通常在上一年年底,时间差的存在导致车企很难根据国家补贴政策来调整成本和研发,“工信部释放2020年补贴政策不会再大幅退坡的信号,无疑给车企吃了一个定心丸,车企能大胆地去安排产销计划。”


中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经历不少变化。


2009年,国务院下发《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其中提出要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2015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围从最开始的试点城市推广到全国,也确定了2017年后补贴逐步退坡。此间,官方还表态,财政部计划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于2020年完全退出。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补贴和国家积极支持下,我国新能源(4.880, -0.01, -0.20%)汽车的销量迅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15年销量增长至33.1万辆,同比增长333%。


2017、2018年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均按规划在逐步退坡。


2019年新能源补贴进一步大幅下降。当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2019年国家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地方补贴也将在过渡期后完全退出。


现行补贴政策自2019年6月26日正式施行后,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由上涨转为下降。此后,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同比更是六连降,年销量也出现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以来的首次下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降跟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有着直接的关系。张翔和许海东都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仍过高,无法和传统的燃油车竞争。许海东进一步表示,由于今年政府补贴大幅下降,这个退坡幅度下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已经产生亏损。亏损状态下,车企不可能继续大量生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难免会下降。


关键词:工信部 新能源汽车 补贴政策    浏览量:1621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