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DDR信号会面临测试点选择的挑战,根据JEDEC规范的定义,所有测量均应在存储芯片的输出引脚上进行。之所以面临挑战,是因为很多场合无法访问存储芯片的引脚。我们有时会选择使用插入器(Interposer),但即使这样,从探针到存储芯片的球栅阵列(BGA)引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空间位移。
如果已经安装上了板卡,则会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因为无法使用插入器(Interposer),因此可能必须将探针放在总线中间才能进行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探针采集到的信号会带有存储控制器和存储芯片之间的反射,反射表现为DQ和DQS信号边沿上的非单调波纹,如下图所示。
在信号边沿测量阈值处发生的反射会导致测量误差并使眼图严重失真, 幸运的是,可以使用多种工具来减少或消除反射。
第一个方法是使用一个运算函数,称为VirtualProbe @ Receiver(VP @ Rcvr),它可以补偿由于终端问题而引起的信号反射。
如上图所示,VP @ Rcvr建立了传输线模型,将探测点虚拟地移向接收端,用户输入模型的终端和传输线参数-时间延迟、电阻、电感和电容。该模型通过仿真位于实际探测点和接收端之间的集总组件端接来仿真接收器处的输出信号,Sim模式用于在终止模式下将模型应用于采集的信号之前验证模型。如下图所示,应用VP @ Rcvr的结果相当不错。
上面的迹线是原始状态,显示了DQ和DQS信号上的反射。应用VP @ Rcvr后,反射已消除。
下图是一个实际测量的示例,其中VP @ Rcvr用于消除由于探测在总线中间而引起的反射,并且还测量存储器接收器(Rx)引脚处探测到的信号眼图。与探测在总线中部未经校正的信号(左)相比, VP @ Rcvr结果(中间)和在终端点探测得到的信号(右)显示出良好的对应性。
虚拟探测的第二种更复杂的方法是使用可选的VirtualProbe软件,这个更高级的工具可将传输路径的S参数模型应用于输入信号。S参数模型描述了从探测点到理想探测位置的信号路径,并校正了所采集的波形。这是一种创新方法,可用于表示更复杂的S参数,例如插入器(Interpose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