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通过技术验收

【仪商讯】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近日在该校顺利通过技术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已完成了预期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任务,具备开通条件。

“京沪干线”项目是20137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由安徽省、山东省共同配套投资建设并得到了上海市、北京市的大力支持,由中科院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项目建设主体承担。

该项目于2016年底顺利完成全线贯通,搭建了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的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进行了大尺度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开展了远程高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多媒体跨域互联应用研究,完成了金融、政务领域的远程或同城数据灾备系统、金融机构数据采集系统等应用示范。在半年多时间里,一直进行着各分系统的应用测试和720小时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全线路密钥率大于20kbps,可满足万名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同时,“京沪干线”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兴隆地面站的连接,全线密钥率大于5kbps,已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大大扩展了“京沪干线”应用能力。

“京沪干线”顺利通过技术总验收,意味着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已经具备开通条件,我国在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方面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不久的将来,“京沪干线”将真正作为一条实用化和商用化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向金融、电力、广电、政务等各行业开放,为广大用户提供量子层面的安全服务,从而大力推动以量子创新技术驱动新兴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战略需求。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