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资深专家

麦乐克董事长吕晶:国产传感器如何走出高端之路?

随着我国制造业开始向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拓展,中高端传感器作为制造业智慧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国赢取国际话语权和各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毋庸置疑,我国传感器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历史积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中高端传感器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中高端传

欧阳劲松:加快发展智能检测装备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围绕履行国家高端智库职责,中国经济信息社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深入访谈数字经济权威专家,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华财经北京1月18日电(卢德坤)为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孙胜利院士:练就红外“火眼金睛”,科技前沿“看得更远”

孙胜利:乐此不疲“跑”在“看得更远”的科研征途上|院士风采 图片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胜利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旁人眼里,他是“科研苦行僧”。经常是清晨六点到办公室,深夜十点才离开,自律、勤勉。孙胜利心中,自己是个“跑者”,无论是字面意义上,还是科研征途中,幸运、有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我们要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要培育更多新支柱新赛道。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推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蓉:于毫厘间见真章 在急需处绽芳华

讲述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蓉实现纳米尺度下的精密制造,是世界级难题,也是我一直以来追赶的目标。 “底部的世界大有可为”,追求极致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我一直以“精益求精”来要求自己,去最细微处追寻科学之美。从美国硅谷到中国光谷,归国这十余年,我和我的团队主攻纳米制造,具体

长电科技CEO郑力:半导体封测市场将在2025年迎来明显上升

随着摩尔定律步伐放缓,半导体产业正面临着变革与挑战。作为后摩尔时代的关键技术环节,封测技术的作用愈发凸显。封测行业将在2024年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新的封测技术路径值得关注?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了长电科技CEO郑力。封测产业“乍暖还寒”郑力预计,封测

北醒创始人李远:激光雷达产业已从0到1,正处于爆发前夜

继芯片之后,激光雷达正成为汽车产业链的热点词汇。在这个领域,中国正崛起诸多拥有核心技术的耀眼企业。“今年的确是公司首次参加广州车展,因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就在广州。”近日,中关村创业大街生态企业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23年度智驾独角兽企业”;其创始人、CEO李远,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

三友热电赵贵雨:二十一载仪器仪表"守护人"

入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平凡岗位彰显匠人风采。自2002年与仪表结缘至今,他精湛的专业技术与勤学好问的钻研态度,受到身边同事的一致好评,从检修"小白"到技术"骨干",三友热电电仪二车间检修一班班长赵贵雨用踏实肯干苦练了一身真本领。近期,赵贵雨荣获河北省首批特级技师称号,更加印证了他对仪表专业的热爱与坚守。学

从技术自立到技术自信——访中科红外总经理丁伟地

图片丁伟地中科院高级工程师中科红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一个完全靠实力说话的时代。从传承到创新,从升级到迭代,中科红外在一次次的探索与突破中不断焕发出新面貌,完成了一场从“技术自立”到“技术自信”的转变。1998年,像许许多多普通大学生一样,丁伟地怀揣着对未来的忐忑与憧憬,迈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门

“九章”幕后功臣尤立星:让国产科研仪器“有用且好用”

近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九章”背后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功臣。他虽然不被大众所熟知,但其名字一直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院士团队深度绑定。

开元仪器创始人罗建文:登高环视全球 潜心打造精品

听闻过不少数十年坚守工作岗位的企业家,但八十岁仍然耕耘在企业研发一线的企业家却不多。196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遥控遥测专业、开元仪器创始人罗建文,作为煤质检测事业的拓荒者、培育者、引领者,从一间小民房起步,三十年间,将开元仪器产品远销国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开元仪器是一家拥有

复旦大学江雪:以声为器,探索交叉领域的疆界

回顾自己多年的科研路,江雪觉得正反馈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步一步摸索走向科研,就像是徒手推动静止的轮子,一开始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一旦轮子开始转动,只要用比较小的力,就能让它越转越快。音乐厅中回荡的美妙乐声、孕检B超图显示的小生命、深海探测与通信……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处处存在利用声波的案例。超声波

杨学明:探索科学仪器的创新之路,突破基础研究的壁垒

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以“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学家”为年度主题,计划陆续推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第二册新书发布会、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等系列活动。在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我们特邀国内外几十位知名科学家参与科

中科银河:国产传感器芯片,如何在“国替”浪潮下突围?

日前,日本调研机构富士凯美莱总研发布预测,传感器设备的全球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21860亿日元(约合800亿美元),而2023年为86237亿日元(约合581亿美元)。可见,传感器的市场规模正日渐增长,这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而言,无疑充满了机遇。而在芯片国产替代的浪潮之下,我国的传感器芯片更是有望实现从替代到超越。肉

周小川:制造业趋势是精准制造,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三届大会于2023年9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珠海举行。9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分论坛“制造业的未来:自动化,数字化,还是智能化”上指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联合起来,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对整体经济、制造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博鳌亚洲论坛副

德力仪器总经理陈韬:从0到1,擦亮高端制造的“眼睛”

德力仪器总经理陈韬:从0到1,擦亮高端制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