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权威专家 » 正文

潘时龙:为雷达安上眼睛 要 把“1”变成“N”


  来源: 新华日报 时间:2020-05-08 编辑:仪器仪表WXF
分享到:



潘时龙: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我晚上经常跟他们电话会议,大家一起学习知识,分享读书或者生活的体会。


比如拿防疫来说,现在学校一个实验室只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工作,那么每天到底哪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大家自己讨论研究。他们考虑的比我还周全,比如说都有哪些形式的实验,需要依赖哪些资源或者平台,每个屋子怎么排?他们都是共同决策,最后拿出大家都认同的合理方案。他们展现了对公共事务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比如我从他们那里知道一个词,叫“带货”,他们告诉我李佳琦和薇娅,重点是他们在思考成功带货对科研的启发。他们说,如果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除了你本身的一些能力素质以外,你的平台一定要达到一个level(水平)之上,或者说至少在一个阈值之上,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正反馈”的作用。因为网络迭代速度很快嘛,今天20个人来听,每个人带两个亲戚或者朋友,那么第二天就有60个人来听。所以大家最后的结论是,要增加平台的反馈频率,把组会从一周一次变成了一周三次!(笑),从提高反馈频率开始,进而提高实验室效率。


潘时龙带学生科研


记者:其实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学生身上,你如何看待一名导师的作用?


潘时龙:我做导师其实最重要的一点,不仅仅是带他们做科研,更是思想的引导。每个人都有不可取代的地方。老师的作用不是告诉他你应该这样那样,或是在旁边给他鼓鼓劲,我们应该给他们树立志向并强化信心,让他看到自己有能力在某个领域去做到最好。


这也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大一大二学习的时候,就跟高中学语文数学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直到我进了清华的实验室,有一位特别关心年轻人的导师,让我发现此前掌握的知识可以立刻和一些前沿的尖端科研关联上。尖端科技并不遥远,我变得特别热爱科研。如今我也是一样,我们有责任去引导更多年轻人,让他们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去为国家为社会做有价值的事情。


全球每年只有10人获奖的IEEE专业学会国际奖学金,我所指导的学生就有7人获奖。团队还获得了“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学生设计竞赛一等奖等等。在科技强国的路上,一名青年的力量还是太小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身为教师的我,要把“1”变成“N”,把“我”变成我们。

关键词:潘时龙 专访 微波光子    浏览量:9231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