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中国的绿色制造业有新机会在TPP中或许得到机会

  仪器仪表商情网   TPP被称作“经济北约”,其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P4),是由亚太经合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贸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化。但是,目前TPP已由美国来主导。
       TPP目前12个成员国为:文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中国并不在内。就经济体量和政治影响力而言,TPP中实力最强的无疑是美日。
       美国要重塑并主导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稀释中日等国影响力
       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近年来明显在加快,形成所谓“10+1”、“10+3”、“10+6”(东亚峰会,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贸合作机制。美国已认识到亚太区域对其国内经济增长、就业提升和大国地位巩固具有基础作用。
       美国要采取切实行动成为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领导者,确保美国企业能自由和公平地进入这些最具活力的出口市场,因此美国调动一切行政、经济和外交资源全面主导TPP谈判,打破亚太原有的区域经济整合节奏,稀释中日等大国的区域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在TPP主导权问题上,中国可能无法直接与美国抗衡,但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打开更多亚太市场,为中国企业开创更便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中国可适当时候参与TPP谈判
       亚太区域已出现越来越多的双边自贸协议和区域贸易协议,各个协议具有不同的优惠待遇和规则,协定的混杂现象日益显现,本来是促进自贸的FTA协议,反而可能成为进一步贸易自由化的障碍。通过谈判将亚太区域贸易协议整合成统一协议,可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区域内FTA的复杂度和重叠。
       加快与东亚经济体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
       当前中国正逐步履行WTO的承诺,多哈回合的谈判进程短期内不是中国的最优关注点。中国仍需将更多精力用在区域经合领域,尤其是东亚区域经合领域。虽然东亚区域一体化经济效益并不大,但其政治和安全影响力很大,涉及美国与中国和日本争夺该地区的领导权。
       制定应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贸易壁垒的预案
       美国希望通过TPP谈判,将其打造成一个所谓21世纪贸易协议的标准模式。可以预见,无论是在多边还是区域层面,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议题的谈判将会加快。中国应制定自己的预案,制定应对措施。未来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来自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的冲击。
       产业层面做好准备:发展绿色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
       美国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WTO多哈回合无法满足美国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问题的关注,那么美国将借助TPP来推行这些标准。加之美国国内已开始实行绿色制造业计划,有可能出台针对中国的绿色环境贸易措施。
       TPP协议达成将促使服务业的自由化进程加快。在TPP谈判中,美国重点关注快递、金融服务、电子支付、电商、电讯服务、视听服务、知识产权和能源服务等服务部门的市场准人、透明度和投资保护问题。中国应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大国博弈提供坚实的国内产业支撑。
       与美国进行新兴战略性产业合作
       美国曾经并且仍拥有生产效率最高的制造业,曾制定过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措施,正在制定鼓励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业的措施。这些是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兴行业。
       中国可借助美国发展绿色制造业契机,在技术层面与其合作,减少贸易摩擦。为自己的清洁能源业及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中美可以在以下领域进行合作: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电池、智能电网等储存和输送新能源技术;电动车及零部件,碳捕获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等。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