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颠覆性技术
业界人纷纷表示,5G时代真不是简单的网络升级和基站增加,更会带来全新的经济、商业模式,也会更深层次地影响社会的运行。
对于,5G毫无疑问速度必然是一大热点之一。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5G最大优势首先在于速度。5G技术可提供超级容量的带速度,能量效率也能大幅提升,容量达到4G的1000倍,也就是最高的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10Gb。与以往不同的是5G采取全数字全IP技术,支持分组交换,将WLAN、BIue tooth等局域网技术与 4G、3G技术融合。未来,5G将实现高质量视频图像的传输,其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此外,也有人表示5G的颠覆性技术可总结为五方面。
1、“蜂窝”出局,设备上位:在当前的网络中,手机通过与本地基站建立一个上行链路和一个下行链路而连接到网络上,从而实现移动通讯。未来网络将工作在不同频率的波段根据设备在某个瞬间的数据需求而发生变化。移动网络以蜂窝为中心的架构进化成以设备为中心的架构:给定的设备(人或者机器)能通过几套不同的节点交换大量信息从而实现通讯。
2、毫米波传输:过去的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谱(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5G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要求。高频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业界对此高度关注。足够量的可用带宽,小型化的天线和设备、较高的天线增益是高频段毫米波移动通信的主要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限制。

4、智能设备: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续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增多,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式已无法满足海量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业务需求。D2D技术无需借助基站的帮助就能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拓展网络连接和接入方式。因为短距离直接通信,信道质量高,D2D能够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功耗;通过广泛分布的终端,能够改善覆盖,实现频率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灵活性和网络可靠性。基于D2D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各设备之间多媒体数据的缓存。
5、支持M2M无线网络将变得像水和电一样成为一种商品,为设备提供各种通信服务。可以为大量设备提供可靠、实时的链路保证,如支持健身跟踪器和智能手表、智能家庭设备如鸟巢式室内恒温器。5G技术也将会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城市、物联网时代将会来临。
谈及5G的颠覆性技术,有行业人士表示,5G时代将会彻底颠覆传统经济、生活,中国野心的构成不应该只停留在亿万级市场,更要思考一些“改变世界”之类的高级问题。
2015年通信展告诉你5G就这么火
虽然5G目前还未颁布正式标准,但是5G已经开始大放异彩。在2015年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爱立信、大唐等都把5G作为重点来展示。
展会上,大唐电信以三个场景演示了5G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5G智能车联网、5G操控无人机、3D虚拟现实。展会上,大唐电信还利用其64位的大规模天线技术为无人机的操控提供了无处不在的承载网络,这是5G中的关键技术。这也无疑让人们看到,未来,5G将无处不在。
爱立信则在展会上展示了5G云机器人。爱立信研发部的研发与创新经理RobertoSabella表示:以低延迟交换大量信息,机器人可以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性能标准。5G无线系统所提供的速度和更高的容量是实现云机器人的必备要素。
展台上的工作人员还告诉媒体记者:许多方面都可以用到5G云机器人,譬如在制造方面,可以使得物流优化,可以在病房和实验室之间、药房和仓库之间运送标本、药品。云机器人将仅具有低级控制功能,传感器和执行器,机器人和网络通过5G连接在一起,机器人还配备了摄像机,可以将流媒体视频送到远程控制端,为控制系统提供额外信息。
大家都在关注中国靠什么引领5G
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本土市场是5G时代的中国脊梁。
另外,在201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ITU秘书长能在公众场合支持中国,除了他的国籍之外,更源于对中国电信业大环境的看好。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国电信在2G/3G时处于跟随的局面,但是,自从4G时代开始,中国电信业动作频频,设备商华为、中兴已经在国外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华为足以抗衡思科、爱立信等国际巨头。而终端方面,中国手机制造商于2014年全面崛起,比如小米、中兴等手机,相比iPhone、三星或许气势不足,但在出货量以及4G终端研发方面,他们并不落后。
中国要想引领5G时代,本土市场的构成是巨大推动力。在世界移动大会上,崭露头角的中国企业,引起了一大波国际势力的关注。其中,中兴通讯正式发布了基带射频一体化Pre5G基站,且已经具备预商用条件;更加凶猛的华为,高调亮出了5G网络架构和5G新空口技术集。但留给中国企业的课题远不止单纯的通信技术,还需要发挥运营商、企业网、终端领域的全管道优势,更要充分发挥其品牌影响力。
总而言之,中国要取得5G标准的定制权,是一个系统性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