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关于2016年我国虚拟现实行业政策与状况评析

 据我国虚拟现实行业政策分析,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呼吁国家尽快启动虚拟现实研究,建立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现对2016年我国虚拟现实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同时,《白皮书》还为虚拟现实发展提出了三大政策建议,分别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产业规划路线图、建立与完善相关标准体系;财政补贴支持产业应用和技术突破,尤其是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加强文化和品牌建设。

业界认为,《白皮书》发布,体现出国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视,同时也预示这行业统一标准建设进程加快,这将助力虚拟现实技术提高,并推动行业规范、迅速发展,国内爆炒虚拟现实,赚快钱的时代将结束。


行业虚热透支VR生命力 亟待政策改善

VRVirtual Reality的简称,又可称为虚拟现实技术,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2015年以来,VR概念便在市场热潮,俨然成为资本狂欢盛宴。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内VR企业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约为美国的几十分之一。尽管与美国的水平差得较远,但发展速度惊人。 2015年我国就有爱客科技、Ximmerse、暴风魔镜、清显科技等完成了融资。仅201512月下旬,就有五家企业完成了融资,分别是赞那度、灵镜、大朋VR、焰火工坊与蚁视科技。

不过,尽管资本对VR明显追捧,但这一行业创业环境变得越发艰难。2014年,中国总共有200多家做VR头盔的公司。2015年,头盔公司仅剩下60多家,估计还会再死掉一批。行业“虚热”是导致VR厂商快速洗牌的重要原因。

虚拟现实处于“虚火”状态,主要表现是技术尚未成熟,而厂商受赚快钱因素趋势,向市场投放瑕疵产品,影响了产品体验。这种“虚热”造成了资源和人才浪费,一定程度上将透支行业生命力,亟待相关政策出台,鼓励技术研发,建立统一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2016虚拟现实将爆发 550亿元前景产业链公司待努力

业界认为,受三大因素推动,2016VR产业将有大爆发:

首先,技术层面,在Oculus, HTC,索尼等众多科技“大佬”努力下,VR产品逐渐成型,定价趋向合理、内容也不断丰富;

其次,产业环境方面,移动智能制造产业链已经形成,器件实现“轻薄短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都为VR产业化提供了帮助;

最后,消费环境上,80 后、90 后已经成为互联网消费的主流群体,这类群体对VR 充满兴趣,消费意愿更强。同时,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IP 的品牌效应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巨大。

2015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在政策利好下市场规模将可达到56.6亿元,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受此利好趋势,国内VR产业有望摆脱困境,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

受此利好驱使,国内VR产业公司发展前景再度被看好。VR产业覆盖了硬件、系统、平台、开发工具、应用以及消费内容等诸多方面。产业链公司有VR硬件设备研发商、VR内容研发商、VR拍摄/动作捕捉研发商、VR平台门户企业等。

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VR硬件设备研发商以灵镜、暴风眼镜、乐蜗科技、乐相科技、极睿等为代表;VR内容研发商有超凡科技、指挥家、兰亭数字等;VR拍摄/动作捕捉研发商有疯景科技、完美幻境、微小、动等;VR平台门户企业有sightPano、赛欧必弗等。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