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虽然政策利好不断,但PCB产业仍深陷低价泥潭

 全球电子制造业正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电子元件的基础工程和核心构成,PCB电路板产业也加快了升级迭代的步伐。电子产品体积的缩小,倒逼着电路板芯片的密度必须不断提高,产品品质要求也会不断提升。为了更好的捕捉国际领先的PCB制造技术,全方位展示国内电路板产业制造水准,8月30日至9月1日,2016深圳国际电路板采购展览会(CS Show 2016)将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吹响一年一度PCB行业腾飞的号角。       

近两年,PCB业处于大洗牌时期,不少企业被大浪淘沙,悲惨出局,行业曾一度倒闭声一片。

尽管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PCB行业前景可期,但是这并没改变PCB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很多企业要么没生意,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除了全球经济下行的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PCB业的发展前景。为了有生意可做,一些PCB厂不惜以“保本”姿态竞争,加重了更多中小型PCB厂倒闭风险。

本来现在PCB的利润就薄如刀片,但是有些人为了抢单,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都有人做。更令人焦虑的是,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PCB企业深陷低价恶性竞争的泥沼。


而且这对行业也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为在客户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别的情况下,卖家无底线的经营,最终将会扰乱市场。

有专家指出,在价格大战中没有赢家。恶性价格战是一柄双刃剑,当它疯狂飞舞的时候,不但会重创竞争对手,而且也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并最终拖累整个产业。对于企业来讲,价格战要么使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从此销声匿迹;要么少数几个在硝烟之后勉强生存了下来,却已经是伤痕累累,从此处于微利时代;对于行业来讲,每次的激烈价格战都会带来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

简而言之,这种坑爹的做法直接导致的结果将是:搞死同行、累死自己、害死下游客户。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市场里,需求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有PCB企业以超低的价格去抢单抢客户,那剩下的PCB企业为了保单往往会被逼迫加入价格战,在这个过程中,要么输,单子被抢,饿死;要么赢,保住单子,亏死。

中国PCB产值占全球第一,但行业集中度低,竞争非常激烈,据相关数据显示,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在15%-18%左右。可实际上有的厂家为了有生意做,以比行业平均利率水平低很多的毛利率接单。如此一来,单子接踵而来,生产线热火朝天。然而到年底一算账,除去工人工资,设备折旧,房租费,水电费,物流费....情况好点可能赚到三瓜两枣,情况要是坏点,往往是白干一年,徒留血汗。


 在买卖市场,价格低廉向来是很多买家的最喜闻乐见的事情。然而,物美价廉这种事情通常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经常有客户抱怨PCB板质量不过关,导致问题多多。

君不见如今制造业人工成本高、环保要求严、原材料成本上涨严重,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全球经济环境又灰蒙蒙,这如此境况下的低价产品,是精品的几率能有几何?!

突破价格战的“十六字真言”

任何行业内一般存在五个类型的企业,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服务、四流企业做差异化、五流的企业做产品同质化。

PCB行业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在所难免。但是价格战决不能是长期策略,恶性价格战会把企业拖到利润的边缘,企业要生存,必须跳出价格战的泥沼。需做到重新审视自己,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定位、挖掘优势、做到最好、组建团队。

“抢别人的单,断自己的路”,两败俱伤,无疑是损人不利己的亏本生意,尤不可取。

事实上,如今中国PCB业仍然前景广阔,PCB企业不要慌,不要急,静下心,沉下气,挖掘出自身优势,总能让自己有利可图,别人也有路可走。

为了推进国内PCB产业转型升级,由励展博览联合深圳市线路板行业协会与、TPCA台湾电路板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精心打造的2016深圳国际电路板采购展览会(CS SHOW 2016),将于8月30日至9月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业内唯一以PCB/FPC采购为主题的行业展会,届时会有数以千计的电路板采购商齐聚深圳,与两岸三地领先的电路板企业洽谈商机!两岸的电路板大咖悉数到位,密切合作,将共同引领行业技术前沿。

CS Show 2016观众预登记途径:

https://ali2.infosalons.com.cn/vscenter/visitor/login.aspx?f=1AFA545F-A685-47A3-BF02-FDF6943662E4

参观热线:

国内观众:4006505611或86-10-5763 1818; 国际观众:86-21-2231-7142

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NEPCONacrosschina; 官方微博:NEPCON China电子展

CS Show 2016详情请访问:cs-show.com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