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5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也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拟于8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由“论坛”“博览会”“大赛”三大版块构成,以“共创智慧新动能 共享开放新时代”为主题,凝聚全球共识、促进全面交流、共创智慧未来。
为进一步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优化标准体系结构,近日,《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等505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和《半导体器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7部分:内部水汽含量测试和其它残余气体分析》等5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正式公示(见附件1、2),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28日。业内人士可积极谏言,为行业规范发展出谋划策。
近日,华为在深圳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五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并宣布将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5G手机。有外媒猜测华为Mate 30很可能将成为华为首款支持5G的设备。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闻库表示,希望2019年下半年推出第一款5G手机。按照规划,预计2019年元旦前进行首批5G芯片的流片,并在春节前后完成。2019年上半年,开展商用基站建设,下半年生产出首批5G手机。
4月22日,在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峰会上表示,预计2019年下半年推出第一款5G手机。除了推出5G手机,在商用计划上,中频段上还将分别部署3.5G和4.9G两个频段,以有效地支持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垂直应用。
据悉,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在推动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在工业领域逐步部署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先进技术,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生产体系。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将初步形成,有望建成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能够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级平台。
4月13日,工信部发布了140项行业标准,其中涉及球阀、三通阀、传感器、测汞仪、热式质量燃气表等仪器仪表行业标准。公示截止日期2018年5月14日。
4月12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三部委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测试车辆等提出要求,明确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自主选择测试路段、受理车辆申请和发放测试号牌。这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更多实际道路测试。此外,《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测试车辆应当遵守临时行驶车号牌管理相关规定,未取得临时行驶车号牌,不得上路行驶。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活力,促进相关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复合管和管件》等33项行业标准外文版申请立项项目的意见。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20日,业内人士可积极谏言,为行业规范发展出谋划策。
近日,MWC2018的召开再次让5G通讯技术成为了焦点。大会上华为首次展示了5G商用芯片巴龙5G01以及终端设备,无独有偶,国产另一通讯业巨头也带来了旗下的5G原型机。按照国家工信部的规划,国内将在2020年实现第五代通讯技术的商用,目前中国移动、电信、联通都在加紧建设国内5G试用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4G用户最多的移动已经宣布会在明年底实现自家5G通讯的商用,率先抢占市场。或许你认为5G离你还很遥远,不过它发展的速度比你想象中要快得多。
近期,根据计量工作的总体安排,工信部将2018年申请立项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校准规范》等107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计划项目和项目建议书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14日。根据申报项目汇总表,此次项申请立项的107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涉及机械、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有色、通信、电子、民爆等行业。包括各行业测试仪、测定仪、试验仪、检测仪,以及紫外老化试验箱、直流辉光放点质谱仪、便携式气象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校准规范。部分项目整体如下:
2018年,工信部继续加快标准制定步伐,多项行业新鲜出炉,并涉及多种仪器及分析法。其中,1月份公示的电子类仪器标准中就涉及检测仪、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测量仪等仪器。1月11日,据工信部最新通知显示,按照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背投影显示屏拼接系统验收规范》等29项电子行业标准和《印制板制图》等37项电子行业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近期,3GPP 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3GPP首个5G新空口(NR)标准正式冻结并发布。时隔一个月,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将推动5G系统设备基本达到预商用水平,为后续5G规模试验和手机入网检测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1月26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京召开。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认为,到2025年,《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和23个优先方向的发展水平将呈“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状。
2018年1月30日消息,今日工信部召开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我国在大飞机、集成电路、新材料、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5G、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近日,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规范正式发布。作为实现我国5G商用的关键一步,三阶段测试聚焦系统方案验证,实现基于3GPP 5G标准版本,研发5G预商用设备,培育完善的5G产业链的目标。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借三阶段测试之机,我们希望用一年的时间,使得5G产业链达到预商用目标。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增强发展质量优势的关键所在,牢牢把握这一主攻方向,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近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形成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2018年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在北京组织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评审会。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任评审专家组组长,来自“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的总师和副总师、通信科技委、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权威专家,基础电信企业、国内外设备和芯片制造企业等产业链代表参加了评审。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及工信部相关司局参加了会议。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推动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案》中特别提出,仪器仪表行业作为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重点发展高分辨率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超宽带高分辨率数字存储示波器等科研仪器。
7月28日电,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7月28日在京召开。其中提到,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完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措施,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哈长沈大产业科技创新走廊
7月31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