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长春海关对2018年仪器设备采购(第四批)进行公开招标

吉林省科瑞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长春海关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长春海关2018年仪器设备采购(第四批)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5G应用测试试点已经展开,5G布局建设进入大提速阶段

声势浩大的5G布局竞速赛已经全面打响。日前,据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和三大运营商处获悉,5G规模测试和应用测试已展开试点,地方纷纷划定5G覆盖时间表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试图在这场5G竞速赛中抢占优势,不少地方还围绕5G出台制定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计划。专家表示,5G建设已进入大提速阶段,随着2020年大规模商用,车联网、物联网等相关产业也将迎来大发展。

浙江计量院四个省级检验检测技术装备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由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4个省级检验检测技术装备项目《城市能源计量能力建设》、《流量领域计量检测能力提升》、《振动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几何量精密测量能力提升》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

2128万!宁夏粮食局采购多台仪器设备

2018年8月9日,为建设优质粮食工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宁夏回族自治区粮食局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招标信息,预算2128.516万采购一批仪器设备。共包含五标段,超过150项数百种各类仪器设备。具体信息如下:

配电变压器节能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实验室

近日,北京市科委发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年绩效考评结果,依托中国电科院建设的配电变压器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实验室。此次考评涉及医疗卫生、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12个技术领域,依托相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建设的总计205个实验室参加考评,其中仅29个实验室获评优秀。

中国移动:12个城市进行5G应用试验,建设14个5G开放实验室

8月10日,中国移动在香港举行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在记者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移动目前正在12个城市进行5G试验,同时已经建设了14个开放实验室,目前全球有200多家大型企业参加实验室。

新生态逐渐形成 制造业与互联网两化融合呈现五大亮点

2018年上半年,我国两化融合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迈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技术深化集成、新应用加速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加快构建的新阶段。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步伐加快,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新生态初步形成,新技术驱动的智能制造模式开始显现。

我国制造业制定标准 对外开放迎来升级版

近来,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开始提速并迎来升级:一方面,扩大高技术制造业的开放领域;另一方面,将制定并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为推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创造制度环境。与之前不同,如今外资在中国的布局重点已不再只是简单地开拓产品市场,而是把重心放在搭建创新平台、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其中,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尤其受到外资青睐。

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重庆应用中心建设正式签约

近日,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紧密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重庆市质监局的资源、区位、市场优势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技术、人才优势,共同建设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重庆应用中心,实现重庆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向国家原子时计量基准UTC(NIM)溯源。

新能源汽车开启大数据时代

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建设和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日前发布信息,2018年7月5日,平台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突破百万辆,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监管正式跨入“百万级时代”,也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大数据时代真正拉开帷幕。截至7月17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接入监管平台的新能源汽车102.5万辆,超过全国新能源汽车全部保有量的一半。累计碳减排298.7万吨。

科技速递!教育部:推动高等学校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8月2日,据教育部信息,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其目标是要在本世纪中叶,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198万采购11套科研仪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产生的科技成果显著。为了大幅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研究所科研仪器设备投入逐年增加,通过购入、创新研制等方式大力进行科研装备建设。

未来3年云南电网将再投172亿元升级农村电网

据了解,未来3年,云南电网将继续投入172亿元,全面完成供电营业区的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任务,打通电网运行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改善和提升县城和农村配电网基础设施水平,全力保障民生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13-2017年,云南电网已累计投入272亿元用于农网建设改造,提高供电辖区范围内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为97.446%,降低农村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到30.36小时/户。

当巡检机器人上岗,为智能电网建设加速快跑

近日,在220千伏乌鲁木齐三宫变电站内,“大眼睛”机器人从自己的小房子里面“走”出来,只见“他”时而转头,时而仰面,瞪着特殊的“大眼睛”对着高压设备逐一张望。此时,工作人员正在监控机上检查机器人上传的各项数据,为最后的验收做准备。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所辖22座变电站,已经完成智能巡检机器人调试工作,正处于验收整改阶段,预计在2018年7月底进入正式投运。

大数据深度融入工业领域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前,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各行各业人们团结奋斗的新方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态势逐渐显现,高新技术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大数据,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大投入升级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仪器仪表

6月22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明我国将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保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引领性,其中,文件中多次提到了仪器设备。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也会进一步提高仪器仪表企业的研发能力。

国内首个智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成立

近日,中国通号旗下通号工程局集团与湖南视觉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签约,共同为国内首家智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揭牌,为推进我国智能轨道交通建设贡献力量。智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由通号工程局集团、湖南视觉伟业、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联合成立,旨在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更多人工智能前瞻技术应用到铁路安防建设中

2017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营收2632.52亿,拥有2871.33亿价值仪器!

2017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有各类仪器设备575.65万台套,较上年增长9.11%,人均拥有仪器设备5.14台,平均每家机构拥有仪器设备158台。7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和认证认可强国建设有关情况。

巡检机器人助力智能电网建设

“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是电力特种机器人系列中的一种,主要用于代替人工完成变电站检测中遇到的急、难、险、重和重复性工作。降低巡检成本,同时大大保障人员人身安全。”“目前国内已有十几家公司在生产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相关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下一步将重点在变电站普及与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

我国工业互联网2020年将达万亿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在7月5日召开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暨第一届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3)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过去五年,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要坚持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扣合点”,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持之以恒推进两化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