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高校院所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出地,对生物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视。近日,中央民族大学1280万生物成像与系统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三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正式开标时间为2018年3月29日,相关仪器供应商可把握商机,做好充分准备。
核电标准是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必然担当。日前,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的IEC国际标准63186《核电厂—安全重要仪表和控制系统—地震停堆系统推荐性设计准则》成功立项,实现了我国核电领域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制定上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核电国际标准制定上实现了从跟跑者、参与者到领跑者和主导者的重大转变。
我国在全球最早启动5G试验,在北京怀柔建设了全球最大5G试验网络,加速产业链的合作与技术的成熟。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表示,5G第一版国际标准将于今年6月完成。而目前,我国提交的5G国际标准文稿占全球32%,牵头标准化项目占比达40%,无论是推进速度还是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均属较高。
近日,MWC2018的召开再次让5G通讯技术成为了焦点。大会上华为首次展示了5G商用芯片巴龙5G01以及终端设备,无独有偶,国产另一通讯业巨头也带来了旗下的5G原型机。按照国家工信部的规划,国内将在2020年实现第五代通讯技术的商用,目前中国移动、电信、联通都在加紧建设国内5G试用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4G用户最多的移动已经宣布会在明年底实现自家5G通讯的商用,率先抢占市场。或许你认为5G离你还很遥远,不过它发展的速度比你想象中要快得多。
浙江正计划建设国内第一条自动驾驶高速公路。据浙江省政府最近证实,这条高速公路将与未来的杭甬复线高速公路并行建设。此条“超级公路”将具备智能交通管制、快速出行、环保和高安全标准的四大显著特点。
近日,上海计量院叠加式力标准机标准装置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的现场考核,顺利完成建标考核工作。该标准装置建成以后,不仅可为上海市及华东地区各类力值计量设备的量值溯源提供技术保障,而且可为航天员操作力测量系统、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推进系统、钢厂轧机的测力传感器检测、锚链厂锚链拉力试验等航天、国防、交通、工程、建筑、船舶建设等领域的检测和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期,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 “集成电路与传感器集成制造与生产技术” 项目(简称“MEMS专项”)在无锡华润微电子正式通过专家验收。MEMS专项的主要研究任务和目标是重点开展集成电路与传感器集成制造(包括芯片与MEMS制造和系统封装)技术研发,解决并掌握与CMOS工艺线兼容的MEMS规模制造的系列关键技术、集成产品设计与封装技术。建立专业化、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硅基集成电路与MEMS传感器开放代工平台,实现规模生产,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与传感器集成制造、生产与服务中心,为“感知中国”建设发挥核心支撑平台作用。
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在此之前,大桥通过了20多天的包括荷载试验在内的各种实验和测试,试验人员通过两辆满载共70吨的载重卡车,以每小时10至60公里不等的时速在大桥上行驶,以测试大桥通车条件下所产生的实际承载能力、晃动、振幅、位移等,根据数据判断,大桥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1月26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京召开。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家认为,到2025年,《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和23个优先方向的发展水平将呈“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状。
2017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质监局加强质量技术供给,在计量领域新建1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并由内蒙古自治区质监局全部考核通过。这些标准建成后,标志着乌兰察布市质量计量检验检测所具备了相关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可有效减轻企事业单位负担,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为乌兰察布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实践十三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十六号”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是我国技术试验、示范应用和商业运营成功结合的典范,突破了制约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发展的诸多瓶颈技术,在轨开展一系列试验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航天强国”“宽带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继河北医科大学1643万元采购大波“双一流”仪器设备,河北工程大学斥资695万对“双一流”建设资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开标时间为2018年2月9日,仪器商可把握商机。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增强发展质量优势的关键所在,牢牢把握这一主攻方向,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近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形成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地球观测在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中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其为经济社会建设、灾害预测应对、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着必要的支持近日,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下属的亥姆霍茨研究联盟的研究项目“遥感和地球系统的动态变化”(EDA)将为此进行科研探索。
环境监测总站承担自身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支持力度。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网建设项目(包5:挥发性有机物样品测试及自动监测设备租赁及运维服务)”招标公告,本次招标预算为861.47万元/年,三年共计2584.41万元。内容为挥发性有机物样品测试及自动监测设备租赁及运维服务,项目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资金。
2018年新新年伊始,自1月1日至8日,国家公布政府采购共发布采购资讯328条,其中聚焦中标公告89条。而高校院所为采购主体的为31条,近达总数的一半,中标金额共达5707万。这是据政府采购网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源于国家“双一流”建设不断升温、仪器仪表市场火力加码,为仪器采购市场注入源源不断地的“强心剂”。
近日,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投资建设的世界首条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试验段在济南正式通车,全长1120米,光伏路面铺设长度1080米,铺设主行车道和应急车道。这是继今年9月29日开通全国首例光伏路面示范区之后,齐鲁交通在光伏路面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将承载式光伏路面技术应用到通行要求最为严格的高速公路上,再次刷新了公众对未来交通的期望。
8月1日上午,开封市科学院仪器仪表产业研究所第一次工作推进会在青天伟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顺利召开。河南省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于民航,开封市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勇,副院长刘圣亚,祥符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宝刚,开封市科学院仪器仪表产业研究所所长徐振方等出席会议。
7月28日电,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7月28日在京召开。其中提到,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培育。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完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政策措施,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文化,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哈长沈大产业科技创新走廊
为贯彻落实“抓学习、抓调研、抓转型”要求,推进新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2025年7月28日,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颖带队赴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就国产检测仪器现状与产业发展趋势、应用机制障碍及产业链协同创新堵点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参观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展厅、原子吸收核心技术实验室及高端仪器应用方法开发基地。作为国内最早实现原子吸收仪器国产化、并拥有原子荧光自主知识产权的代表性企业,海光在推进国产高端检验检测仪器自主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双方就国产检测仪器评价及应用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