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实习生 柳鑫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11月26日,一场令业界高度关注的中国智能传感器(无锡)产业链生态建设高端对话,在无锡国家高新区微纳园举办。此活动是2022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慧海湾”智能传感高峰论坛系列子活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智慧健康养老模式成为大势所趋。智慧健康养老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通过各类传感
在11月18日下午举行的2022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副总师张胜兵介绍,涉及到信息的感知和信息的收集,就必须要使用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在智能制造、可穿戴、物联网、人工智能、传统工业测控
10月28日,上海市2022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顺利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出席并讲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肖寒以视频录播方式发表讲话,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舒印彪作主旨演讲,上海市市场监
传统通信能源系统更多关注电力电子技术,“发-输-配-储-用”节点之间彼此孤立,难以协同,导致能源效率低。全链路存在大量“哑设备”,依靠人工维护,运维效率低。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规模化商用,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成熟,AI 已在物联网与安防应用领域展现了其变革的强大动力。根据Yole 2022数据显示,在各种家用摄像头产品日趋智能化的当下,智能家居市场正保持蓬勃发展,预计2021年到
当前,“万物互联+边缘智能”助力信息互联颠覆式创新。智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VR、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感知层重要功能器件和基础核心元器件,是决定智能物联网时代产业发展的关键。今年6月6日,深圳发布
8月21日,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开幕。下午,MEMS与智能传感器分论坛上,赛迪顾问物联网中心总经理韩允做了题为《2022年中国气体传感器十大企业报告》的主题演讲。“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芯片严重依赖进口,芯片
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元器件,在经历了结构型传感器、固体传感器两代发展之后,目前正朝着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等功能的智能传感器方向迈进。气体传感器是传感器行业中的小众产品,然而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治聪 深圳报道 近日,在2022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年会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正在牵头编制《2022年深圳市物联网产业白皮书》。该白皮书是深圳市首部物联网产业白皮书
5月27日,浙江省计量院党委书记、院长朱怀球带队赴杭州竞达电子有限公司开展“NB-loT(窄带物联网)智能水表通信性能测试”调研,该公司董事长席科等参加座谈交流。杭州竞达电子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业务涉及水、
“智能化潮流席卷全球,伴随着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传感器的大量使用将是传统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圳市人大代表李学金认为,我国对传感器产业和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发展比较
应时而生,为疫而来!近日,优利德发布一款智能化仪器新品——物联网智能测温仪IoT-ET30W。据了解,loT-ET30W物联网智能测温仪采用非接触式方式来测量目标物体表面温度,通过WiFi无线传输技术,能够直接将测量的温度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芯片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芯片已经进入融合的时代。从无人驾驶到虚拟现实、从人工智能到云计算、从5G到物联网,一颗芯片上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芯片工艺越来越复杂,新器件类型层出不穷,众多
近日,合肥居民家中的传统燃气表即将启动大规模升级,逐步普及新型物联网燃气表,国内首批“量子安全智能燃气表”已经在合肥开始试点,目前初定的目标是改造换表20万块,新增物联网表8万块,符合条件的全部免费上门
近日,北立传感器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简称“北立传感”)宣布完成近千万元投资,由天风天睿领投。对于本次投资,天风天睿副总经理陈实先生表示:“我们认为物联网硬件设施属于元宇宙的基础,硬件设施是发展元宇宙
为进一步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城阳区人民政府承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青岛)信息技术产
10月20日,以“智慧计量赋能‘双碳’战略”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物联网计量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与会代表围绕“双碳”战略下的物联网计量新使命、新方向、新前景进行交流探讨。会上,全国首个沿黄城市群计量技
近日,由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和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共同主办的“聚力于芯 智传未来”第二届中国智能传感大会在嘉定举行。这次大会是在嘉定实施三个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规模的战略背
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传感器向着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加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传感器产业链。京津冀地区比如北京以高校和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设计为主导;珠三角地区重在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