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5月22日下午,“国网(重庆)科技创新产业园电力仪器仪表行业技术交流会“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成功举办。会议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汇聚产学研三方力量,共探电力仪器仪表技术创新路径与产业协同模式。国网(重庆)科技创新产业园将联合高校与企业,加速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在10月31日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式上,工信部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共铁塔同宣布启动5G商用。11月1日三大运营商5G套餐正式上线。 为什么5G那么受重视呢? 一方面,5G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全球话语权,真正实现从跟随到引领。 另一方面,5G商用时代的到来,也将为国内众多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那5G对于仪器仪表行业来说带来什么好处呢?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知识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代社会,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对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精辟论述:“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政府、到学界、再到企业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成为这个时代的迫切呼唤。 本期专题,我们就来探讨中国基础研究还缺什么,该怎么发展?
作为央企所属科研院所,中国电科40所、41所先人一步,在5年前就开始探索科研院所向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企业转型,并改制为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中电仪器”)。 从两所一体化开始,过去的五年间,科技创新成为了助推中电仪器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 伴随着军民融合进入加速实施阶段,中电仪器此前所储备的科技成果也迎来开枝散叶的机遇,逐渐形成智能测试、智慧设备和高端元器件三大产业板块。 依靠科技创新带来的强大动力,中电仪器已经成为我国高端电子测试技术及产业自主发展与保障的主导力量。创新改革的五年,中电科仪器仪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武汉鲲鹏微纳光电有限公司(ROCIR)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与前瞻性的市场洞察,正逐步成为全球红外技
小新说3月4日,2025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国资报告》记者在两会现场独家访谈国资国企代表委员,围绕立足“国之大者”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切实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展开深入探讨。即日起为您推出“两会国企直通车”系列访谈,第二期对话全国政
近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九章”背后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功臣。他虽然不被大众所熟知,但其名字一直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院士团队深度绑定。
2021年2月,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高德红外高性能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斩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数日后,该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款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通过行业专家科技成果评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红外探测技术
12月20日,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95家优秀(杰出)民营企业及97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受到表彰,汉威科技成为获表彰的10家杰出民营企业之一。次日,在大河财立方举办的微博连麦活动中,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表示,感谢政府对汉威科技的厚爱,这也是对汉威科技20多年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科技创
编者按:以“创新增动能 创业促就业”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将于9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高新区合创巢开幕。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已成为合肥高新区的基础优势和响亮品牌,引领区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此特别的日子里,合肥高新区特别推出了创客(创企)100系列报道,聚焦合肥高新区的“双创
在11月10日-12日南京召开的2020第三届“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国际研讨会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淑英接受记者采访,围绕计量在经济发展、安全健康、科技创新等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国家计量院在生物化学计量方面的规划和重点实施方向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淑英计量精准施“测”,
在福建联合石化公司,提起张肇宏的大名,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工友们亲切地称他是“仪表110”。日前,记者走进联合石化“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张肇宏和他的团队的科技创新成果——芳烃联合装置仪表系统、仪表设计位置电子定位系统……70多项专利证书摆满了橱柜。在工作室的操作台前,张肇宏和几名年
在医院抽血测过血糖、激素吗?觉得扎针太疼或过程繁琐?中山大学青年学者谢曦,一直在尝试改进这些医学诊疗技术,近年来他边学边做,研发了多种可穿戴人体健康传感器和生物科研传感器。去年,因“将光电传感技术与生物医学交叉融合,为生物研究和医学诊疗提供前沿工具”,谢曦入选《麻省理工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航空、航天及军工产业的持续发展,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对电源行业的有力拉动,中国电源产业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顶着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趋于白热化以及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多方问题形成压力,面对重重挑战,中国电源行业新兵上海航裕电源如何逆势上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