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25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由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清华大学发起并主编的《电子束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技术规范》正式颁布。据了解,该技术规范是全球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应用领域的首个技术标准,填补了国际标准空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及相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认监委决定对10家符合法定要求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予以授权。
近日,福建省计量院收到ISO/ TC108/ SC3(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振动、冲击与态监测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通知,由福建计量院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16063-33:2017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磁灵敏度测试”已正式出版,向全球发布。
“2018第20届工博会暨上海国际材料分析测试仪器与实验室设备展览会”将于2018年9月19日-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展会展览范围包括材料检测和测试仪器、表界面物性测试仪器及设备;样品制备和材料加工的实验设备;光学仪器及设备;测量/计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等产品,届时将邀请众多材料、石油、化工、能源、环境、信息、电子、半导体、钢铁、冶金、军工、航空航天、生物、食品、制药、医疗、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人士等行业和科研单位的决策者
近日,福建省计量院收到ISO/ TC108/ SC3(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振动、冲击与态监测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通知,由该院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16063-33:2017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磁灵敏度测试”已正式出版,向全球发布。
日前,根据《卫星导航与定位产品集成检测系统建设技术协议》和《卫星导航与定位产品集成检测系统验收大纲》,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组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3位专家对卫星导航与定位产品集成检测系统进行了验收测试。建立的卫星导航与定位产品集成检测系统包含GNSS 产品有线检测平台、GNSS 产品无线检测平台、导航天线检测平台、对天静态检测平台、对天动态检测平台、卫星导航标校系统等八大平台系统。
近期,由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自动衡器型式评价检测系统研制”与“手持式电子计价秤防作弊监督检测系统”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该检测系统是当前国内首次运用新技术。
自“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铁路系统内使用的各种通信设备的雷击浪涌测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许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客户普遍也存在此类测试需求。近日,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30kV雷击浪涌测试系统已顺利通过验收,并即将投入使用。
近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有关规定,质检总局批准《夏比V型缺口标准冲击试样检定规程》等37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对于计量技术规范做出了严格要求,提出要优化供给,接轨国际,从而完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
项目通过研发天然气能源计量智慧体系,实现了天然气相关计量器具的动态智能管理、远程校准、在线检验,以及计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等;通过研发燃气热值计量技术与装置,有效提高热值计量准确性;通过研发变压器能效测试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系统以及直流大电流测试系统,指导高能耗企业在线调整用电负荷类型,提高供电效率。项目研究成果对节能降耗与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原子荧光光度计、氧弹热量计、粘度计及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化工、医疗等行业,其准确度合格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近日,宁夏计量院原子荧光光度计、氧弹热量计、粘度计、浮标式氧气吸入器等4项计量标准通过专家考核正式建立,填补了区内空白。
近日,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燃气及电能能效计量测试与校准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在验收会上,项目组成员介绍了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进程,对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释。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对能源科学合理计量,提升能源计量器具智慧化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优化管理、加强监督、实现节能提供一种科学高效的手段。
日前,我国首个CEMS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通过专家考核,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这是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以下简称CEMS)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现已通过质检总局考核。固定污染源,通常是指向环境排放或释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要求,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需依法进行计量检定,经检定并正常运行的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的数据可作为行政执法依据。
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同时压力的监控也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是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经济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而监控压力比较常用的压力表就是耐震压力表。近日,浙江省计量院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高可靠性阻尼型的产品开发”顺利结题验收。
近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03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326万台。这足以说明,在质量强国战略稳步推进的当前,计量已然成为影响国家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质检总局2018年计量工作要点中,关于促进质量提升,首先明确指出推进“优化计量 提质增效”活动。聚焦企业在质量控制、分析测试、仪器仪表检定校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计量难点和痛点问题,开展仪器仪表产业计量状况调研和需求分析,推动仪器仪表质量提升。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主要用在工程建筑、装潢装修、桥梁建造、设备安装等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领域的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对象包括建筑物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内外直角、门框对角线长度差、间隙、砖头灰浆饱和度及坡度等。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检测能力满足工作要求,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意义重大。近日,湖北省计量院长度专业科研项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校准装置的研制》通过专家审核并顺利结题。
近期,根据计量工作的总体安排,工信部将2018年申请立项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校准规范》等107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计划项目和项目建议书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14日。根据申报项目汇总表,此次项申请立项的107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涉及机械、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有色、通信、电子、民爆等行业。包括各行业测试仪、测定仪、试验仪、检测仪,以及紫外老化试验箱、直流辉光放点质谱仪、便携式气象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校准规范。部分项目整体如下:
近日,上海计量院叠加式力标准机标准装置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的现场考核,顺利完成建标考核工作。该标准装置建成以后,不仅可为上海市及华东地区各类力值计量设备的量值溯源提供技术保障,而且可为航天员操作力测量系统、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推进系统、钢厂轧机的测力传感器检测、锚链厂锚链拉力试验等航天、国防、交通、工程、建筑、船舶建设等领域的检测和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日,由福建省计量院承担的省质监局科技项目《振动位移传感器动静态自动校准装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研制出的振动位移传感器动静态一体化自动校准装置,将传感器的静态校准和动态校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互不干扰;同时实现整个校准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自动采集、处理和保存数据,极大地提升了振动位移传感器的校准效率。该项目得到评审专家和核电企业一致认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近日,《WTO/TBT工作原则对计量行业中典型计量器具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QK043)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据悉,这是由上海计量院牵头,会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中国计量协会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共同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