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市场数据 » 正文

起底我国科学仪器应用及发展现状

专家:对国产仪器要有自信 努力开发新产品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李昌厚 时间:2019-06-11 编辑:伊敏
分享到:



国内分析仪器是否都落后于国外产品?目前有哪些品牌?与国外存在怎样的差距?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对国内仪器的观察和深入了解,对我国科学分析仪器的应用发展现状作全面地分析。




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科学仪器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十五”期间国家对仪器拨款总共约一个亿RMB左右;“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70多亿RMB,有的一个项目就有1.2亿以上(含自筹);“十三五”国家的支持力度更大,有的一个项目1.4亿RMB以上(含自筹)。目前,我国科学仪器及其应用的发展,正在蒸蒸日上。

由于科学仪器是“四两拨千斤”的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基于它在国家的科技、经济、国防、民生和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农、轻、重、海、陆、空、吃、穿、用”各行各业,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所以,加速科学仪器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简单介绍我国科学仪器和应用发展的有关情况。

一、光谱仪

从原理角度讲,光谱仪器可以分为: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可见吸收、紫外可见吸收、气相分子吸收、红外吸收、原子吸收等)、发射光谱(荧光、拉曼、微波等离子体等)、旋光光谱等;从应用角度讲,可分为分子光谱(红外、紫外、可见、紫外可见、旋光、气相分子、荧光、拉曼等)、原子光谱(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

据作者初步统计,目前国际上的光谱仪器达20多种。但是,使用最多、覆盖面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光谱仪器是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此外,如今的激光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的发展也非常火爆。

1、紫外分光光度计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应用领域中覆盖面最广的紫外光谱仪器市场情况如下:岛津公司排名第一,北京帕森有限公司排名第二。其紫外光谱仪器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超过安捷伦、日立和珀金等;可喜的是在我国应用领域,全球的紫外光谱仪器生产商所占市场的前10名中,我国占4名(40%),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现象。

2、拉曼光谱仪

虽说拉曼光谱仪器,目前国内市场还不大,但是目前有近20家在研发生产各类激光拉曼光谱仪器。它在食品药品、环保等领域的测量、质量检验等方面,将很快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


3、近红外光谱仪

从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发展情况看;虽说近红外光谱的市场很大。但是,品牌分布比较分散,呈现众多品牌各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情况,而且没有任何一家有超过20%的市场占有率。不过,虽说目前近红外的发展还不尽人意,但是,国产近红外产品发展趋势很好。

4、原子吸收光谱仪

目前AAS在水质中的微量重金属(As、Hg、Cd、Cr、Cu等)检测方面非常受用户的青睐。例如:水中Cu大于1.5mg/L会有苦味;Cu对冠心病影响很大;水中Cu超标会抑制藻类生长,影响水产养殖;特别要注意的还有饮用水中的Hg、As等对人类危害特别大,都是致癌的微量元素。

为什么AAS在分析检测工作中倍受青睐?一是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二是操作比较简单;三是灵敏度较高。所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AAS的应用发展情况。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在大量使用AAS,目前发展很快值得大家高度重视。

在整个光谱检测仪器的发展和进展方面,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近几年来,我国的新型光谱仪器不断涌现。例如:上海安杰公司具有知识产权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南京简智公司的便携式差分拉曼光谱仪;北京西派特的ExR510激光拉曼光谱仪;还有,常州盛奥华公司的多种新型的水质检测光谱仪等。总之,我国的光谱仪器研发、应用的进展令人骄傲和自豪。

二、色谱

在国产色谱仪器方面,气相色谱(GC)已经有几十家在生产,并且产品都比较成熟,基本上都能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浙江福立的GC,质量很好,与国外同类产品可以抗衡,他们的HPLC也发展很快;又如:大连的依利特公司,上海的通微、伍丰等公司的产品比较齐全,都能满足使用要求;上海通微的高档色谱仪器(毛细管色谱、电色谱、HPLC等),主要销往国外,以对研究工作要求很高的国外著名大学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液相色谱、电色谱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上海伍丰公司的HPLC,可靠性很好。总之,中国的色谱仪器发展的形势很好。

1、HPLC仪器及其最新进展

关键词:光谱仪 色谱仪 质谱仪    浏览量:11766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市场观察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