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在复盘国内科学仪器公司上市前后业绩时发现:许多公司在上市后出现收入增速放缓,各项费用大增,营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这里必然有竞争、大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客观问题,但笔者认为更严重的是:
这些公司很可能都进入了“持续品类扩张”的陷阱中。
此前,我们在《科学仪器公司为什么很难壮大?》等文章中都表达过同一个观点,即科学仪器公司成长壮大的核心逻辑是“持续扩品”,但盲目扩品或者没有选择正确的路径也可能导致公司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1)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科学仪器公司扩品很重要?
(2)科学仪器公司品类扩张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3)上市公司拼命自研扩品为什么行不通了?
(4)为什么要投资能正确扩品的仪器公司?
1、为什么扩品很重要?
科学仪器行业有几大特点,即大市场、小细分;多产品、多应用。
(1)大市场,小细分
行业普遍观点是:目前国内科学仪器整体市场空间约700亿元左右,从总量上看,这不算一个小市场。但我们必须要区分总体市场空间、理论市场空间、实际市场空间等概念。我们在《科学仪器投资避坑指南》《投资人:科学仪器——读不懂、投不准》等文中,以质谱仪行业为例,提到过实际市场空间的计算方式。
由于科学仪器的分类普遍是按照物理原理进行的粗分,对实际计算空间时的参考价值比较有限。我们根据长期从业经验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是,90%以上的科学仪器品类,单品类的国内市场空间不足5亿元。除液相色谱、测序仪、质谱仪等基于相同技术原理的大单品明确超过20亿外,大部分产品天花板比较有限。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仪器公司来说,即使其优势单品已经获得3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营收规模也依旧偏小。
(2)产品多,应用多
科学仪器在下游行业中具备典型的“多对多”特点,即“同一种科学仪器往往被应用于多个下游场景”以及“同个下游行业往往需要极多的仪器品类”。上图展示了质谱产品在医学诊断、药物研究、生命科学、食品安全领域、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不同用途,以及半导体行业中硅片检测环节所需的大量仪器品种。
科学仪器的工具属性反映在费用端是研发费用和获客成本均较高,从工业品销售的角度看,当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过高时,争取让客户采购更多品类的产品以摊薄单品销售费用是一个看似十分理性的选择。
基于上述科学仪器行业的市场和产品特点,科学仪器公司的发展路径大致有两条:
(1)如果你有幸掌握一个大单品核心技术,那么就应当将资源、精力投入到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场景、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的方向上;
(2)如果你跟绝大多数仪器公司一样,在一个细分品类众多的市场,那么你成长的可选路径很有可能是“解决方案”,即围绕某一类客户的需求(例如环境监测、细胞学、半导体检测、新能源检测)不断开发实验上下游的细分产品。
2、扩品的主要路径和优劣势分析
科学仪器公司品类扩张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即:自主研发、代理/OEM、投资并购,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劣。
(1)自主研发
这是国内仪器公司最主要的扩品手段,由于科学仪器具备壁垒高、生命周期长的特点,自主研发可以确保产品、技术的自主可控,最大程度提升产品的毛利水平,享受市场红利,同时由于前后端一体化,更有利于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