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发双金属MOFs便携式生物传感器
发布日期:2023-08-30 20:58

由于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迫切需要一个既能满足细菌检测又能消除需求的多功能平台。


清华大学林金明利用免疫磁珠(IMBs)和AgPt纳米粒子修饰的PCN-223-Fe(AgPt/PCN-223-Fe,PCN代表多孔配位网络)金属-有机框架(MOFs),开发了一种“感知和治疗”生物传感器。AgPt/PCN-223-Fe不仅具有优异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而且在近红外辐射下能有效杀灭细菌。该生物传感器能够在103-108 CFU/mL范围内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比色检测,检测限为276 CFU/mL,具有高选择性、良好的再现性和在不同真实样品中的广泛适用性。在808 nm光照20 min下对大肠杆菌O157:H7具有99.94%的高效抗菌率。相关工作以“Portable Biosensor with Bimetal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Visual Detection and Elimination of Bacteria”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



作者开发了一种以双金属NPs/MOF-AgPt/PCN-223-Fe为信号探针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并将其与IMS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细菌检测和消除的双重模型。AgPt/PCN-223-Fe的功函数是由修饰的AgPt NPs赋予的,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过氧化物酶样和抗菌活性。


利用其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作者首次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便的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具有可接受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大肠杆菌O157:H7在103-108 CFU/mL范围内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分析,LOD为276 CFU/mL,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应用于真实的食品样品(鸡肉和牛奶),具有良好的回收率。这种超灵敏度归因于MBs的高分离效率,其从食物基质中富集大肠杆菌O157:H7以及AgPt/PCN-223-Fe的增强催化作用,使其能够产生易于检测的颜色信号记录。


在抗菌应用的情况下,AgPt/PCN-223-Fe在存在少量H2O2和近红外辐射20分钟的情况下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抗菌率为99.94%。所有过程都可以在便携式3D暗盒中完成,并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分析数据。


这种设计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一个非常创新的“感知和治疗”平台,并可以在未来扩展到其他病原体的监测,以确保生物安全。

浏览量:14917
来 源:崛步化学
编辑:仪器仪表WXF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