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仪器领域院士风采系列|高伯龙:生活低配穿五元背心,科研高精铸一世英名


  来源: 仪商网 时间:2022-07-15 作者:天宏
分享到:



高伯龙,被誉为“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于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年逾五旬晋升教授,年近七旬评定院士,堪称大器晚成型的科研精英。高伯龙深耕四十多年的激光陀螺科研事业,成就了他的光荣与梦想,见证了他的艰难与辉煌。

四十多年来,高伯龙将人生坐标恰似激光陀螺一般精准锁定于自主创新上,咬定青山不放松,聚精会神铸重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穿五块钱家常背心,干上亿元非凡大事

2014年,高伯龙院士的激光陀螺创新团队走进公众视野。在央视播出的一期讲述激光陀螺的节目画面里,86岁的高伯龙院士那数秒钟镜头,给人们留下极为震撼的的深刻印象——他宛如一位邻家老人,身着一件半旧背心,聚精会神地凝视着电脑屏幕,两根弯曲的手指缓缓地敲击着键盘,全神贯注地倾注于他奋斗一生的激光陀螺事业科研事业……

网友评论时发出肺腑之言大为点赞: 高伯龙院士穿着五块钱的背心,干着上亿元的大事。

如今,高伯龙院士虽然去世已近五年,但国防科技大学校园里那位勤俭朴素的老科学家形象,永远铭刻在很多师生的心中——盛夏,他总是身着一套老式作训服,脚穿一双黄胶底解放鞋; 寒冬,他要么一件军大衣,要么一件灰色羽绒服。

就是这件灰色的羽绒服,高伯龙整整穿了30多年。每当人们劝说他添置新衣时,他总是淡淡地说:穿习惯了,再买新的浪费钱,浪费时间。


成功破译钱学森“密码”,导弹航母安上“火眼金睛”

激光陀螺,是自主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被誉为现代高精度武器的“火眼金睛”。因为集成众多尖端科技,这个方寸大小的精密仪器极难研制。197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两张写着激光陀螺大致原理的纸张,郑重交给国防科技大学进行相关研究,被业界称为钱学森“密码”。

要依据纸上极简描述研制出激光陀螺这一“神器”, 简直难于上青天,堪称世界级“密码”。高伯龙,正是破解钱学森“密码”的大师级科研精英。

数理功底极其深厚的高伯龙,历经海量计算,终于1975年推算出激光陀螺的若干关键理论认识和结论,创新性地构建了我国独有、完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的四频差动陀螺研制方案。

同年,在全国激光陀螺学术交流会上,进入该领域不到一年的高伯龙一鸣惊人——依照我国目前的工艺水平,如果继续仿制美国,想在十年内有所突破都不可能,只有四频差动陀螺最有可能实现。此言一出,四下哗然,一个激光陀螺界的“新人”,凭什么口出狂言?然而,高伯龙用扎实的理论和计算说服了与会的众多专家。
          次年,高伯龙所著《环形激光讲义》出版,该书是我国激光陀螺理论的奠基之作。直到今天,研究激光陀螺的人倘若不研读此书,便无从入门。

理论解决后,工艺难题宛如巍峨高山,高伯龙开始了历时二十年的长久攀登。几乎每一个攻关都是从零开始,而其中最难攻破的是激光陀螺的“命根”——光学薄膜。在对它发起冲锋之前,高伯龙首先要解决没有检测仪器的问题。靠肉眼无法分辨膜片是否符合要求,当时国内国外的仪器都不符合需求,高伯龙独辟蹊径,设计出一种符合我国实际、具有原理创新的测量仪器——DF透反仪。它的面世引发国内同行热烈反响,为停滞不前的激光陀螺研究打开新局面。

攻关旅程难言平坦。1984年,实验室样机鉴定通过之时,一阵“凉风”袭来。由于美国彻底放弃同类型激光陀螺研制,国内质疑四起。有人说高伯龙:“国外有的你们不干,国外干不成的你们反而干”。

关键词:仪器领域 院士风采 高伯龙    浏览量:731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