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取得积极进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来源: 科技日报 时间:2023-02-14 编辑:清风
分享到:



2015年至今,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原值50万元及以上大型科研仪器数量从3.6万台(套)增至13.3万台(套);参加评价考核的中央级高校院所仪器开放率从50%达到100%。中央级高校院所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从2015年的500多小时提高到2021年的1351小时;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从不足50小时增至231小时。


数字跃升的背后,离不开日渐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支撑,以及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网络管理体系的建设。


2017年,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明确了开放共享相关主体的责任和重点任务。此后,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制定2200多项开放制度,在开放共享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制度予以激励和保障。


“科技部还建立了集仪器预约、评价考核、资源调查、购置评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与全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的互通互用,指导推动20多个省区市和300多家中央级高校院所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互联对接。”苏靖介绍,覆盖全国的跨部门、跨领域、多层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2021年,针对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改善科研条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申请的2.8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进行查重评议,7年来共减少重复购置4900多台(套)。


一方面,从购置源头避免仪器重复浪费,确保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通过“奖优惩劣”,对仪器利用水平高、开放效果好的单位给予后补助奖励,对仪器闲置浪费严重、开放效果差的单位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连续5年荣获第一名。


2003年以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为全国956个单位提供了2.1万次分析测试及技术服务,总使用机时达到42万小时。


“为加强与所外单位科研合作,提升实验技术水平,即便对于机时特别紧张的高端透射电子显微镜,也确保总机时的20%对所外用户开放共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主任韩玉刚表示。


技术支撑人才是高端仪器高效运转的关键。“平台建立了以首席技术专家为引领,以高级技术主管为骨干的专职技术支撑队伍,平台工程师的平均薪酬要比研究和管理系列人员高20%。”韩玉刚说,平台还将争取和完成仪器研制、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列为岗位等级晋升的一个重要指标,平台自己研发的HOPE-SIM光电关联成像技术、时间分辨率样品快速冷冻技术已完成技术授权和转化。


让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从中受益


当前,我国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方面表现亮眼。


比如,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推出“互联网+仪器检测服务+创新券”模式,鼓励研发企业使用创新券获得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2022年度,浙江省为企业提供创新券服务2.5万次,使用创新券3.8亿元,带动企业相应研发投入11.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从购置评议—仪器入网—开放共享—运行监测—绩效评价的全周期管理“一网办”,从智能搜索—实时预约—费用支付(创新券抵扣)—结果反馈—服务评价的全流程服务“一指办”。


“针对大型科研仪器评议不够科学精准的问题,平台上线智能模块,大型科研仪器购置评议从专家凭经验判断,转变为根据同单位、同型号、同功能仪器数据分析后的客观判断。”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处长夏昶祺说,平台还安装了近1万台大仪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分析每台仪器的开机、运行状态,有效提高大型科研仪器使用率20%以上。


开放共享,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大型科研仪器“忙”起来。不过,站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和开放共享仍有难题待解。比如,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与开放共享工作尚不相适,资产管理制度侧重于“管住”而非“用好”,未建立有效的开放服务收入分配机制等。


关键词:开放 共享 科研仪器    浏览量:361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