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更需要数智“度量衡”?


  来源: 大众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4-05-20 编辑:清风
分享到:



从水表电表到国之重器,计量守护百姓生活支撑大国荣耀

数智“度量衡”,如何四两拨千斤


计量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它在历史上被称为“度量衡”,几千年前,古人通过“布手知尺”“掬手为升”“取权为重”进行计量。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从水表电表到国之重器,从农工商贸到尖端科技,计量守护着百姓生活,支撑着大国荣耀。


今年5月20日是第25个“世界计量日”,全球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中国特别主题为“计量筑基新质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步入数智时代,计量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它如何筑基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多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及重点企业,探寻数智时代的计量奥秘。


计量测试护航高速列车安全


5月17日上午11时许,在青岛市城阳区,一列“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它刚刚通过了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各类检验检测和试验验证项目,不久后将驰骋于祖国大地上。


“计量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眼睛’和‘神经’,只有测得出,才能造得出,只有测得准,才能造得精。”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主任林永强介绍,以高速列车为例,从原材料技术创新等上游产业,到设计研发、列车制造、列车试验等核心产业,再到维护、检修等下游产业,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大量计量测试器具和数据为之提供保障。


(图源:高铁四方


今年4月底,由中车四方筹建的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立,作为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上中下游企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且具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目前,已建立计量标准63项,计量校准技术能力231项,计量检测技术能力56项,年服务企业300余家。


“在飞速行驶的高速列车上,一颗螺丝的松动都可能引发重大事故。以前,我们采用人工地毯式测量扭矩。现在,我们新研发的转向架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配备了多种安装角度的电动拧紧装置,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同时,有效防止车间作业人员的误操作,帮助动车组生产调试效率提升20%、产品出厂故障率降低5%。”林永强说。


(图源:高铁四方)


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达到300公里,相当于每秒行进83.33米。在这样的速度中,人们透过玻璃望向窗外并不觉得头晕,在地势起伏中很少感到颠簸……每个细节背后,都有无数次模拟测试。走进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里面各式各样的试验台让人惊叹,它们支撑起整车振动模拟试验、整车滚动综合性能试验等80多种动静态试验,研究人员依据这些量值,持续优化设计方案,推动我国高速列车产业提质升级。


早在2022年底,山东便已出台企业计量促进办法,鼓励头部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培育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截至目前,我省已建设计量器具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19个,国家级专业计量站6家,发布各类计量标准1.2万项,位居全国首位;获批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建设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6个。


解决水资源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难题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在此背景下,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是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精打细算”的第一步,首先需要足够精确的量值。纸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一把直尺测量;一朵翻腾的浪花,乃至一条暗流涌动的江河,用什么测量?该如何测量?水资源计量装备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水资源的新型基础设施,解决了这个难题。


关键词:计量测试    浏览量:949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