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健:无人驾驶与互联,在技术方面都非常有想象空间。在这一领域,中国有很大可能性比其他地方做得更多,有三个原因:第一,中国路况非常复杂,全世界来讲可能复杂程度最高,因此如果在中国实现一些技术突破,必然在全球领先;第二,现在所做的各种技术尝试,必须是软件、硬件、传感器等技术的联合,中国在各方人才资源上有积累;第三,中国的市场资金非常充裕,很多企业家愿意尝试这方面投资。
刘宏蛟:现在可能是一个窗口期,互联网汽车或者整个中国汽车再上新台阶的起步期。 所有传统整车厂商还有技术平台,都希望抓住未来的方向——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汽车。相对而言,互联网汽车,涉及到用户接受程度、汽车数据安全、手机银行账号盗用、数据采集、平台协议标准等,产业链复杂性更大。在这个过程中,大企业和中小创新企业的连接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现在来看连接不那么紧密。
顾维灏:百度有一个智慧汽车战略,我们的定位是一个平台,一个服务链行业,我们和传统汽车厂商合作,帮助他们从卖车行业变成卖服务行业。未来连接汽车只是一个手段,连接之后,一定会面临很多功能,包括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发展自动驾驶最有机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任何一款导航,比国外用起来都好,这让技术和产品得到很大提高。中国产业环境和国外有所不同,在无人车、智能驾驶、共享经济,或者更多的新模式方面,有很多想象空间。所以从技术产品、市场环境、未来想象空间来看,这个行业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倪凯:在社会需求上中国有非常好的契机,智能化汽车在中国有非常独特的社会学效应,比如交通堵塞时,可以把人从枯燥驾驶体验中解放出来,带来极大的方便。国内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智能化、电动化可以提高驾驶效率,因此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有大量需求。
另一个契机是,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调查和市场报告对比,可以看到中国对自动驾驶接受程度相当高,远远领先于日本、德国,这与民族性格、用户习惯有关。
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是未来智能驾驶研发的关键,如果只有智能化,不会走得太远。做到互联网化很重要,互联网带来大数据、智能驾驶运用,地图数据实时更新,这些应用才能真正解决智能驾驶最后1%的关键步骤。解决前面99%,相对来说容易,作为对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技术,解决最后1%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五年内自动驾驶将在高速公路上实现
问:五年以后,汽车智能化的情景是什么?
沈峰:沃尔沃确定会在五年之内,将无人驾驶汽车量产,投放市场。全社会来讲,我不认为五年之后所有汽车都会实现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和非自动驾驶车,共同行驶在路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东西需要讨论,比如法规问题,目前这些事情已经摆在面前必须解决。
梅松林:未来五年,大家在研究自动驾驶过程当中,会积累大量技术,快速运用到传统汽车上。传统汽车会变得更聪明、更智能,出现很多半自动驾驶,也可能出现个别少数在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传统汽车变得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