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发烧”过后,额温枪产业链的下一站在哪?


  来源: 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0-03-13 编辑:清风
分享到:



原标题:额温枪产业链:“发烧”过后,会有更大的应用场景吗?

于惠如“从1月底开始,每天都有跟测温枪厂定了枪的人找过来问红外,工厂缺红外传感出不了货,让客户们帮忙找货,到了2月20日,连壳都开始缺了。”电子供应链服务商芯片超人创始人姜蕾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春节期间,额温枪主要是政府采购,同时生产企业还有部分库存,额温枪并未像口罩一样成为大家眼中的稀缺物品。但从各地着手复工开始,企业、商超、餐馆等开始大量采购,额温枪成为继口罩、消毒液之后的抢手货,短时期内需求暴增。产业链上“跟不上”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额温枪关键元器件红外测温芯片、传感器等的价格更是被炒到天价。东兴证券研报显示,由于额温枪关键元器件产品工艺并非标准化,短期扩充产能困难,产品涨价幅度最高达到100倍。


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尔康)生产的额温枪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公司负责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核心原材料红外传感器的采购问题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大的挑战。不过,广东省已将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纳入应急保障范围,并协调上海、江西等地工信部门,解决了公司供应链急需的13家企业复工复产和持续供货问题。


“测温枪整个产业链很长,从终端产品到加工厂、模组厂、芯片设计公司、封测厂、晶圆厂,当下游有一点点波动的时候,就会造成上游较大的震动。”姜蕾说。


短期扩产难


新冠肺炎发生前,额温枪是一种小众医疗产品,且生产门槛较高。“额温枪的生产在医疗器械里算是简单的,但是这个东西平时又没有多少用量,一般大的医疗器械公司看不上,所以全国成规模的生产额温枪的公司不多。”深圳一家额温枪方案提供商说,但此次疫情,让这款产品成了香饽饽,新入局者不断。


来自启信宝的数据显示,今年新成立的“额温枪”相关企业有124家。


传导到产业链上游,这些新入局者的影响则是原材料的不足。据姜蕾介绍,在整个链条上,晶圆厂地位最为特殊。“整个链条很难用柔性供应链的逻辑去操作。一个晶圆厂从建设到开工就要好几年时间,同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要开发一款芯片,需求方至少要提前2-3个月下单。”


通常情况下,额温枪核心部件红外测温芯片生产厂家杭州晶华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华微电子)的红外测温芯片月产能在百万左右,但下游额温枪激增让晶华微电子在两个月内将产能提升至千万。“从订单量来看,这两个月的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量了。”该公司总经理罗伟绍介绍说。


罗伟绍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晶华微电子公司目前下游大型规模化生产的客户有几十家左右,为了稳定提升整个行业的产能又避免资源闲置,公司成立了疫情应对小组,根据每个客户的生产能力后每周出货。


“从大年初三开始,公司便开始给客户发货,并积极协调上游晶圆、封测厂商,整个过程挺不容易的。目前,随着全面复工,我们的产能也在逐步放大。”罗伟绍说。


“打假”的烦恼


“市场需求的激增同样伴随着利润的暴增,于是有些人就动了歪脑筋,为了利益,就用那种电动门上用的传感器装在红外测温枪上面出售。”前述深圳额温枪方案提供商透露,这种操作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红外测温芯片供应商纮康科技的两份声明印证了上述深圳额温枪方案提供商的说法。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纮康科技在其官网连发两份声明称,近期由于防疫物资匮乏,有无良业者借机会以次充好,市面上出现与其公司产品同样型号、且产品功能相同、数字编号相同或略有差异的产品。公司怀疑少数不肖业者企图以低阶的劣质品混充为纮康产品刻意诱导客户误用。


关键词:额温枪 测温枪 红外测温芯片    浏览量:828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