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推进科学仪器国产化,聚光科技有望成“种子选手”?


  来源: 创商网 时间:2020-05-29 编辑:清风
分享到:



科学仪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国民活动中的“物化法官”已广为人们所理解。我国科学仪器研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科学仪器自主化也因而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点。周其林院士在2016年、2017年两会上建议加速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研制,表示“推进《中国制造2025》,迈向‘工业4.0’,要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各类仪器设备,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2017年两会上,徐涛代表建议: “希望能细化落实国产科研仪器装备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机制,对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品实行加分和优先采购机制”。 在2018年两会上王春儒委员建议:“应加快推进仪器国产化,进而推动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保障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并助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今年两会中,科学仪器国产化再一次登上两会提案。“2020年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提案选登”的报道中称,致公党拟提交关于大力推进中国重大科研仪器自主研发生产的提案。


提案认为,目前中国科研仪器的研发和制造水平与中国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不相匹配,专门从事科研仪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很少,实力相对较弱。目前国内重大科研仪器自主研发生产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研仪器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储备不足;二是许多重大科研仪器设备对进口依赖度高;三是科学仪器创新人才储备不足;四是科研仪器设备创新能力不足。


对此,提案建议:一、统筹考虑,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加入重大科研仪器设备创新战略规划内容;二、组建重大科研仪器研发生产的“国家队”,在中国科研仪器研发和生产中取得先机;三、加强科研仪器人才队伍的培养,为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创造良好的条件;四、校企结合,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的创新能力建设。


科学仪器——科学研究“先行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探索科技前沿,离不开高精尖的科学仪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张凤认为:“要想成为科研强国,必须首先成为仪器强国。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仪器,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科研仪器需求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研固定资产投资当中仪器设备采购费用约占60%,科研经费投入当中仪器采购费用约占25%。据海关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仪器费用在800亿元左右,并逐年增长。


虽然我国科研仪器在国产化上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历史积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高端科研仪器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科研仪器特别是高端科研仪器如何尽快实现国产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植国产仪器发展,鼓励使用国产仪器,促进民族仪器发展;相关仪器企业应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缩短与国外水平的差距,努力练好内功,打造仪器精品等。我国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连续设立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端分析仪器产业成为我国重点布局的战略产业之一。据悉,“十三五”期间,科学仪器专项共安排项目142个,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样机研制阶段,部分技术和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厂商垄断局面已被逐渐打破。


聚光科技——科学仪器“种子选手”


在国家长期对科学仪器的政策支持下,少数具备高精尖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助推行业国产化建设的主力兵。


聚光科技为国内最早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组建规模化研发团队的企业,多次获得科技部863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专项资助,构建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8个,累计牵头/参与国家级应用科研项目100+项。2019年,公司完成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综合验收2个、新项目1个,创新研发中心1个。


自2002年成立以来,公司聚焦科学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历经近20年,聚光科技已实现了科学仪器核心部件国产化生产,自主研发了ICP-MS、LC-MS、GC-MS等十余款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等细分市场实现了对国外品牌的有效替代,部分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科学仪器 聚光科技 分析仪器    浏览量:128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