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大立科技董事长庞惠民:要想走得远,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来源: 钱江晚报 时间:2020-06-24 编辑:清风
分享到:



上周,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惠民的办公室终于搬进了去年底刚落成的新大楼。6月22日,记者在大楼8楼小会议室对庞惠民进行专访的时候,这个会议室还是第一次启用。


“亏得生产车间和食堂搬得早,春节前就搬了。搬迁后生产车间的产能提升了一倍;食堂宽敞了,抓防疫也方便多了。”庞惠民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由于庞惠民的多年坚守,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次次占得先机。



嗅觉敏锐第一时间组织生产


为疫情防控筑起第一道关口


疫情来临之际,庞惠民敏锐的嗅觉和防疫经验再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是1月21日早上,习惯早起的他四五点钟就起了床,听到新闻里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消息,以及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联想到自己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的经历,庞惠民很快意识到,市场对红外成像测温仪的需求会激增。


“我们公司是1月19日搞的年夜饭,1月20日就放假了,当时不少员工已经回了老家。”庞惠民告诉记者。时不我待,21日早上7点,庞惠民就急急忙忙给生产部和销售部负责人打电话,让他们马上通知所有还在杭的员工赶紧回来加班。


上午10点多,员工陆续赶到公司时,大多数人都还未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市场也并没有反映出对红外成像测温仪有新的需求。然而,当天下午,要求采购红外成像测温仪的电话就陆续打来了。


1月22日,国家工信部专门致电大立科技,要求公司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保障产品交付疫区。1月29日,工信部电子司组织大立科技等3家全自动红外成像测温仪生产企业尽快向疫区供货,支援疫区前线。公司第一时间全体动员,生产及服务部门春节无休,全力保障产品交付。


疫情发生前,大立科技的红外成像测温仪日产量不到100台,在新大楼应急扩充部分产线后,产能提升,加上满负荷运转,日产量达到300台。这些红外成像测温仪,陆续被部署到武汉、湖北疫区,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的机场、火车站、海关、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最近一段时间又被大量应用到企业和学校。


自疫情发生以来,大立科技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均已实现供货超万台,出口地区主要包括欧美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


十七年前抗击非典的经历


让他下决心自主研发核心产品


大立科技是工信部最早组织向疫区供应红外成像测温仪的3家企业之一,并被列入工信部《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而公司之所以能迅速并持续提供市场急需的防疫产品,源于其17年前的战略布局以及长期的技术积累。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我们就紧急生产过红外成像测温仪,但时间很短,因为当时的核心元器件——红外探测器完全依赖进口,而且进货周期要长达9个月,所以当库存的100多台红外探测器用完后就没法继续生产了。”庞惠民介绍说。


事实上,除了红外成像测温仪,市场上所有的红外产品都要用到红外探测器。要想走得远,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那时候起,庞惠民和他的团队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研发生产探测器。大立科技的前身是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就从事红外测温设备的研发,已有多年的技术积累。


从2006年开始,大立科技先后投入3亿元用于探测器的研发,到2008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红外探测器实验产品问世,2010年实现了产业化,不但打破了欧美企业对这一产品的技术垄断,而且价格大幅下降,大大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应用成本。


“2002年我们向法国订购的一批探测器,每只价格要6万元,现在我们生产的探测器只要3000元一只。”庞惠民说,“10年前,一台红外望远镜的价格要10万元以上,现在1万多就够了。”


关键词:大立科技 庞惠民 红外成像测温仪    浏览量:71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