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国内红外芯片龙头进军自动驾驶,抢滩消费电子市场


  来源: 微集半导体联盟 时间:2020-08-10 作者:刘元 曹晓峰
分享到:



整体来看,睿创微纳在红外热成像领域的布局偏重芯片,红外探测器芯片和红外热像仪模组机芯销量和技术优势明显,相对高德红外和大立科技两家企业来说更专注于红外产业链上游。从财务数据上看,睿创微纳以芯片为主的产品结构,利润明显高于同行业。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数据,2018年睿创微纳销售红外探测器芯片5.69万件,达到高德红外和大立科技之和的1.8倍(高德红外销售1.46 万件、大立科技销售 1.69 万件)。



睿创微纳半年报公示,8英吋MEMS晶圆生产线已投入量产,产能达到每月1500片晶圆,可年产红外芯片360万颗。按照YOLE《非制冷红外成像仪和探测器技术及市场趋势-2019版》数据,如果睿创微纳销售和产能同步释放,此数量将会超过美国FLIR system公司2017年销量。


国防尖端技术,红外军用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红外热像仪可在全黑的环境下探测到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是“夜视之眼”。在军事上,主要用于包括飞机、无人机、导弹制导、坦克、装甲车等军用车辆的夜视,反坦克和单兵夜视装备,海军舰艇夜间识别和射击指挥(雷达、激光、红外复合)系统等。


由于红外热像仪的军事敏感性,红外产品以国家为单位实施产品和技术垄断,早期全世界只有美国、法国、以色列3个国家掌握核心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红外成像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政策。


国防尖端技术必须做到自主可控,近十年来,以睿创微纳为代表的中国红外企业投入重兵研发,攻克了红外芯片核心技术。我国军用红外热像装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红外设备已装配在无人机光电吊舱、导弹、飞机、坦克装甲车、舰船、火箭炮、单兵瞄具等多种武器装备中,国内市场总容量或达300亿元以上。



国家“核高基”牵头单位,军品增长129.9%


睿创微纳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和太赫兹成像技术。中报显示,2020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4个配套中标重点军品项目,该批项目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陆续完成研制定型和批产交付,另有2个重点项目进入定型、批产阶段。随着多个型号项目的陆续交付使用,上半年公司军品销售实现收入16,273.49 万元,同比增长129.90%。



12微米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巩固民品市场红外龙头地位


睿创微纳凭借领先的技术和量产经验,率先实现了12微米全系列红外探测器芯片的大规模量产出货,中报透露:睿创微纳在人体测温、工业、电力、安消防等领域,和国内安防和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均已建立深度合作,提供红外模组芯片。“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了与下游国内头部企业原有的深度合作,积极加强与国内AIoT龙头企业合作”。


国产芯片扬帆出海,已经与多个国际著名品牌达成战略合作


综合来看,睿创微纳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2020上半年公司表现颇佳,作为海康威视红外芯片的供应商,对大客户的依赖逐步减少。技术红利释放,在红外芯片的技术优势和军品民品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红外军用民用需求均迎放量。


睿创微纳红外芯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富有竞争力。海外市场在2017/2018/2019连续三年翻番增长的基础上,2020上半年同比又增加172.09%,并且“已经与多个国际著名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为国际化战略夯实基础。”


企业在立足红外芯片领域不断做精、做优的同时,也在横向拓展进入到其他相关技术领域,继而做大做强。半年报数据显示,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72.8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倍,如此含金量十足的数据足以说明其战略正确性,公司持续增长仍可预期。


关键词:睿创微纳 红外芯片 自动驾驶 红外热成像    浏览量:5249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