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广东制造业应打通从研究到量产的“关节点”

专访工信部电子五所所长陈立辉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0-12-10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所以,如何把这十大支柱产业做得更好?作为未来广东发展增长器的新兴产业怎么能够更快做到?应该是这20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广东省政府目前出台的若干政策,包括税收、人才和创新扶持等政策都是围绕这个方向在布局。


基础研究应加大投入


南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东这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哪些优势?


陈立辉:首先,"双区驱动"战略带来的系列政策红利助力广东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了创新要素在大湾区集聚与自由流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同时,广东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综合实力领先,市场消费规模巨大。2019年,广东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和规上制造业企业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0.4%,连续37年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以消费促生产,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共进、循环发展的良好局面。


另外,广东产业配套齐全,完整产业链优势也很突出。广东还超前布局了新基建,这也有助于产业集群"赋能"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


南都:广东的不足在哪里?


陈立辉:回顾广东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从改革开放、”三来一补"开始,基础研究投入就不足。不过,那时候不需要研发,外面原材料过来,装配好就卖出去。长期形成习惯,所以对原创和基础研究投入不够。


同时,对整个基础工业重视程度不高。基础工业就是原材料、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这一块。因为在”三来一补”的情况下,很多技术都是国外的,不需要经过自己原创,简单加工、装配好就可以卖出去,所以造成了广东产业“两头在外”。这种“挣快钱”的方式,到今天整个发展短板就凸显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稳产业链供应链压力大。20大产业集群里面,好多是属于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另外,广东的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较慢,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有待加大,企业不想改、不会改、不敢改问题较为普遍。


还有就是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业链竞争力亟待提升。工业产品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产业平台载体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高水平、高附加值的工业园区偏少。


南都:如何解决”缺芯少核卡脖子"的问题?


陈立辉:这在广东是很典型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未来的规划里提到了两点,一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二是"产业链现代化"。就基础而言,我国的工业门类41大类,广东占了40类,广东什么都有,但是基础不好。例如集成电路。我国集成电路的重点在上海,广东落后几代,虽然广东是集成电路的应用大省,但这方面的基础较弱。


”三来一补"当初就是补终端,原材料都是外面进来的。这样的基础支撑不起来这么庞大的工业体系。


这几年广东幸运出了一些比较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以华为代表,对基础研发非常重视。这也是广东的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能发展到今天成就的关键所在。有核心技术、有竞争力、有品牌,才能够在全世界有影响力。若还是停留在以前的"三来一补"两头上,还是一种低端的制造水平,肯定不行。


现在省里也非常重视了,这几年都在加大基础研发的投入,成立很多重大专项,成立国家实验室、省级实验室,这些都投入非常大。


要从最基础、最基本做起来,重视基础产业,例如先进材料、半导体等。同时,要加大对关联产业的投入,一是政府投入,二是通过大基金包括社会募资来改变整个广东的产业结构,使广东整个产业科学化,成为一个体系。


还需加强对大院大所的重视


南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广东还需要完善哪些配套设施来为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支撑?


陈立辉:发展好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主要应做好五方面设施配套:


一是政策配套。加快完善"五个一"工作体系,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政策措施向产业集群倾斜、工作力量向产业集群加强。


关键词:工信部 陈立辉 广东制造业 产业集群    浏览量:1011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