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从世界500强,看中美竞争的真相


  来源: 星海情报局 时间:2021-02-05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我先说我的观点:虽然我们经常听到“世界五百强”这个称号,但是其实我们多多少少都低估了它的意义。“五百强”其实是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五百强”榜单可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去了解大国经济格局最简单的工具,虽然它有时候不太准,但总体上是很稳的。


先提醒大家一下:现在媒体上有各种各样的“五百强”,各自的评价标准也不同,我们今天只讨论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的“世界五百强”。


事情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公布了“世界五百强”榜单。那一年的“世界五百强”中,有149家企业来自日本,有151家企业来自美国,只有3家企业来自中国。


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那时候,肯德基、麦当劳是“高档餐厅”;《意林》和《读者》上,“德国下水道”“美国老太太”和“日本夏令营”的故事广为流传;谁家孩子能在外国留学或者定居,其牛逼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我家房子拆迁了”。毕业生想进外企,大学生在学外语,高中生在追“后街男孩”,初中生在看“美国大片”,小学生要吃“麦当劳”——那是一个“外国等于优秀”的年代。


刚刚过去的2020年,尽管疫情肆虐,《财富》依旧敬业且顽强地公布了年度“世界五百强”榜单。在2020这个意义重大的年份里,“中国队”的规模首次超越了“美国队”:共有133家中国企业和121家美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这是开天辟地头一次。(PS:不晓得是不是因为2020年美国疫情过于严重,美国有几家连锁药房的业绩比中国银行和本田汽车还要高。)2020年的“世界五百强”,中美两国的企业加起来,占了一半。1995-2020,25年,我们从一个孱弱落后的经济体,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


1、世界500强的意义


如果市场是一个食堂,那么企业就是食堂里拿着刀叉筷子准备大快朵颐的食客。只不过,食堂里是有竞争的。强壮的人冲在前面吃肉,瘦弱的人就只能在后面喝汤。当然,也总会有一些天赋异禀的“神仙”,他们犯不着参加这种“不体面”的争抢——他们会被请到二楼雅间,在里面慢条斯理地吃着精心烹饪的、最肥美的鱼肉。


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是那些壮汉或者“神仙”,他们能吃到市场上最多最香的肉。一般的企业,就如同那些瘦弱的人,只能喝一点汤。当然他们中的一些,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逐渐成长成为一个壮汉。


营业收入,是《财富》世界五百强的评价指标。营业收入越高,就代表这家企业能在市场上吃到更多的肉。反过来,如果很多“五百强”公司都来自于同一个行业,也就说明这个行业是一个装满食物、能喂饱很多人的“大盘子”——典型例子就是:世界五百强里聚集了五十家银行,但只有一家油气设备制造商。


产业越大,企业越多


在某个行业里,如果多家“五百强”企业都来自于同一国,这个行业就是这个国家的“根据地”——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德国和日本的汽车企业,美国的保险,中国的建筑承包商.......这些都是各自国家经营多年的“老牌根据地”。


另外,因为世界五百强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要有一家新的企业上榜,就必定会有一家被挤出去。某种意义上来看,“世界五百强”榜单上企业的变化也反映了大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中国企业从3家变成133家,天知道被挤出来的这130个座位原来属于哪些国家。我们只知道,从1995年到2020年,日本上榜企业的数量断崖式下跌,从149家掉到了只有53家。


1995-2020 中日经济规模变化


五百强企业和一个国家的经济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玄妙的相关性:庞大的经济规模养育了众多的五百强企业,而这些企业同时又撑起了更大的经济规模。我个人的看法是:通过观察一个国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能看出关于该国实力和市场地位的相关信息。


2、从产业角度比较中美500强企业


通篇看完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榜单之后,我就只有一个感受:放眼全球,中国是最接近美国的国家。

关键词:世界500强 中美 制造业    浏览量:1417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