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专精特新产业深度研究:“开箱”专精特新小巨人


  来源: 未来智库官网 时间:2021-09-03 编辑:清风
分享到:



2) 渗透率位于 10%与 70%之间的,处于“加速期”的产业链:光伏、锂电、云计算与光 通信、风电、机器人、CXO、半导体。上述产业中,光伏、锂电、云计算与光通信在 2018-2020 期间迈过 10%渗透率阈值,从导入期切换到成长期的产业链;当前 A 股市 场的热门投资赛道基本都集中在这个区间内,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而言,由于这一 阶段往往是高成长性的持续兑现阶段,业绩增速高且波动下降,适合进行赛道逻辑的 投资,挖掘全产业链的机会。


3) 渗透率位于 70%以上的,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链:当前 10 大产业链均不在该阶段。 当某一新兴产业进入这一阶段时,逻辑上也不再符合“新兴产业”的定义,由于高成 长的阶段迈过,业绩空间的扩张将更多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扩张(龙头进阶),二级市场 投资逻辑将自然而然地,从赛道视角转向龙头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产业链的属性不同,“渗透率”的计算应采取不同方式。从我们覆盖的 十大新兴产业来看,至少存在三种渗透率的计算方式:


1) 有直接对应的一类终端产品的,且该产品的饱和点是清晰的,按照产品的销售渗透率 直接计算。这一类渗透率的计算最为直观且常见,生物育种、智能汽车、光伏、锂电 (电动车)、云计算与光通信、风电、CXO 均可采取这种方式。


2) 有直接对应的一类终端产品的,但该产品的饱和点并不清晰,可考虑横向对照法间接 计算“渗透率”。这类产业链对应的终端产品通常为 2B 产品或服务业,如航空装备、 机器人、医美,由于上述产业的渗透饱和点难以界定,因此,可参考行业上常用的指 标——中国人均军费开支、机器人密度(每百万工人的机器人数量)、人均医美开支或 就诊次数,将其与全球范围内的最高值进行对比,间接计算渗透率。以机器人为例, 根据 IFR,2019 年中国机器人密度为 187 个机器人/百万名工人,相当于全球最高水平 新加坡(918 个机器人/百万名工人)的 20.4%。



3) 无直接对应的一类终端产品的,终端产品下游分布较广,或可能呈现动态变化的,可 考虑以主导其成长性的某一类终端产品的渗透率为替代指标。这种计算方式的代表为 半导体,半导体的下游分布较广,且其终端产品在不断演化,此时以主拉动力终端产 品为计算基准,是较合理的替代计算方式。根据 ASML 预测,2019-2024,智能手机 对全球半导体销量的增长拉动最强,其次为数据中心;因此,在本文的研究框架中, 半导体渗透率采用 5G 手机作为替代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半导体的 渗透率替代指标也应发生变化,呈现周而复始地在渗透率 S 型曲线上移动,本世纪初 半导体的替代指标为个人电脑,2010 至今为智能手机(3G→4G→5G),2025 年后可 能变为智能汽车。


支柱 2,国产率,丈量本土企业的替代空间


“国产替代”是“业绩空间”的第二支柱,其趋势的研判难度高于“渗透深入”。不同于渗透率的种族增长 S 型曲线,国产化率的提升曲线通常没有固定的形态,且国产替代与进口 替代也有细微差异,从广义角度而言,国产替代应当同时包含进口替代与国产出海,中国 在不同新兴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差异较大,在部分产业上,如半导体、云计算和光通信上更 多讨论进口替代,以国内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而在锂电、光伏等领域,国产替代可能更重 在于国产出海,以全球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不同于渗透率相对确定曲线趋势,国产率方向 容易研判,但节奏难以掌握。


面板是国产替代的标杆行业,其成功是多因素的汇集。过去 10 年中,面板是少有的走完进 口替代+国产出海这一路程的新兴产业。以京东方、TCL 华星为代表的国产面板企业全球市 占率(以产值计)从 2011 年的 2.2%快速提升至 2020 年的 39.1%,随着近年来韩国三星 电子与 LG Display 逐步退出 LCD 面板产能而专攻更高端的 OLED 面板,2020 年中国已成 为全球第一大 LCD 面板出货地(无论基于产能、产量还是产值)。国产面板实现国产替代 是技术、政策、公司战略、时代变数等多重因素叠加下的产物,几个关键性事件节点为:


1) 启动:1999 年,京东方成立 TFT-LCD 项目组,正式进军液晶面板领域。


2) 学习:2001 年,受 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现代欠下巨额的债务,为保全核 心半导体业务,不得不出售面板生产线,2003年京东方以3.5亿美元收购现代TFT-LCD 业务,此次收购为彼时中国最大单宗科技产业海外收购。


3) 再创新: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2003 年 9 月京东方投资 12 亿美元在北京开始建 设第 5 代 TFT-LCD 产线,2005 年 5 代线实现顺利投产,由此中国大陆结束无屏时代。


关键词:专精特新 小巨人 国产替代    浏览量:7300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