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热点头条 » 正文

中国科研排名排第二,仪器却受制于人如何破局?


  来源: 星海情报局 时间:2021-10-17 编辑:清风
分享到:



与其到时候花时间纠结这些,不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直接购买同样的进口设备,实验做不出来就直接找自己原因重做,没有其他原因。


究竟是买设备时候心疼钱重要还是最后文章发不出来毕不了业,被其他实验室抢先发重要,对于成果就是一切的实验室而言,多花几个钱根本是洒洒水。


说白了其实也就一点:实验室买仪器是为了实验发论文的,买国产仪器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实验做出来数据不对,最后发不了论文,不仅仅费钱,还耽误事。


科研仪器本身的高精尖特性让行业准入门槛极高、学术氛围的限制又将国外科研仪器公司捧上了神坛,二者相互作用让外国科研仪器公司转了个盆满钵满。


国外的科研仪器公司自己也没有闲着。


以丹纳赫、赛默飞世尔为代表的的科研仪器厂商开始了疯狂的科研仪器公司收购计划。


丹纳赫成立30多年以来,累计进行了超400次并购重组。在过去的7年中,丹纳赫超过50%的收入是通过并购得来。


赛默飞世尔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前身热电公司(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和飞世尔( Fisher Scientific)在2007年合并成为赛默飞世尔科技。据不完全统计,赛默飞世尔的并购数量也超70次。



在密集的收购案背后,整个科研仪器市场形成了“一家亲”局面。


高端科研仪器公司大多来自美国、欧洲、日本,你不制裁我,我不制裁你,即便垄断大家也都玩得都很开心。


退一万步来讲,买卖这事都是你情我愿的,这仪器都是发国际期刊的仪器,你用不用吧。


国产代替,其路漫漫


说了这么多,那么国产科研仪器有没有优势呢?


其实有,而且很多,就比如货期短、价格低、维修快。


国产仪器的生产维修在都在国内,速度和服务态度不是外国公司能比的。


而产品价格上,根据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学院某教授的说法:进口科研仪器毛利最高能达到80%,产品溢价十分严重。


液相色谱质谱仪


既然便宜,又快,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国产科研仪器却始终没有成为学术界的主流?


理由很简单,国产仪器的这些优势在稳定性和认可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小红书式电商都有耳闻,走的是“KOL”带货的路子。其实科研界也一样,重点学术期刊就是小红书本书,主要用来展示各大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知名学者成了“KOL”,当这些学者拿着某某公司生产的科研仪器又成功做出了某重大试验,得出了最新数据,为全人类的知识累积又添了一块砖之后。


各个实验室会紧接着开始了疯狂抢购,在“大V”的试验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


想着用国产设备平替,做出相同试验?


可一旦最终数据出现了偏差,是你操作不当还是设备货不对版,导致数据有误,这事谁也说不清。


试验讲究控制变量,别人用进口设备,你用国产,那就不能叫严格的控制变量。


行业认可度提不上来,国产仪器就走不进学术主流。


在实验室以外,一些国家级检测/监测中心更熟对仪器的数据精度与设备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提供了一组数字:截至2018年,全国共约有1800台核磁共振波谱仪,其中1400多台是一家国外供应商的产品,国产的仅有50台。


关键词:科研排名 仪器 国产    浏览量:14484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