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闻头条 » 正文

挺进高端:中国机床的时代命题如何解答?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时间:2021-11-15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我国机床工业落后始于上世纪90年代,数控技术落后是我国机床工业技术落后的关键所在。国内数控机床方面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技术储备与海外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端的数控机床,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几乎垄断了市场。根据《2019—2025年中国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这两家企业在中高档数控系统产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它们拥有控制高速、高精加工的关键技术,其产品能与机床进行较好的匹配。我国数控系统技术的发展还无法完全满足高端机床的应用。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对于高档数控机床而言,从国内高端数控机床以及配套供应链发育程度来看,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部分部件存在“卡脖子”以外,其他高端数控机床部件以及数控系统基本能够实现国产化,但部分核心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可靠性不足以及数控系统功能相对落后,国产化数控机床的性能、质量暂无法达到国外先进企业水平。


二是进取心不强,进取也乏力。


“造不如买”是国内一些机床企业的发展逻辑。高档数控机床研发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对于技术创新,企业普遍有畏难情绪,对高端技术心怀恐惧,这也导致国内产品技术创新主动性不强,也普遍不具备高端突破的技术实力。


而低档数控机床行业门槛低,机床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数量为1070家,产量为403935台,但到2013年已达到1264家,增长18.1%,全年产量可达858100台,较2011年增长112.4%。企业在低端扎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也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企业长期陷于从技术到产品的低端锁定。


2012年以来,市场规模整体萎缩,国内企业盈利水平大幅降低,部分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由于持续低迷,2013年行业企业普遍产值下滑20%左右。盈利能力不强,在研发投入上就会受到限制。


▲参观者在中国机床展上观看展品。图/新华社发


三是重视不足,扶持也不够。


专家表示,机床是大国重器,各个国家都会对机床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一些机床强国更是对其产业发展予以政策倾斜,甚至会直接给予细致周到的政策保护。比如日本1956年就有《机械工业振兴法案》,机床名列首位。美国国防部也对该国机床企业给予过高额补助。


在我国,机床发展虽有过辉煌历史,但存在明显的“断层”。东北某市工信局相关人士介绍,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建立的中国机床产业,在体制机制上受限太多,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一次次陷入整体衰败的境地。尤其是进入数控机床时代,对数控机床产业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在产业发展上重视程度不够,在此过程中,虽然国家也曾多次出台政策支持,比如2010年出台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相关专项规划等,但支持力度仍明显不足,同时又缺少针对性,效果就打了折扣。


归位、卡位、补位


近日,天津市国资委和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共同出资100亿元组建的通用技术集团机床有限公司在天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通用技术集团是全国机床行业的“明珠”,发展高端数控机床被列为其第一核心主业,机床公司的成立,被认为是国产机床高端突围的关键一局。


在受访专家看来,我国机床产业实现高端突破,需要打一场系统战,简单来说,要突出做好这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基础研究的归位。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建立了一大批科研院所,这些研究机构为我国机床等装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院所转制,这些科研院所也随之下放,由此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科研体系转型,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出现了断层和缺失;二是走向市场化,很多科研院所变成了与企业争利的营利机构,进一步削弱了基础研究力量。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德国、比利时、日本等,都设有专门的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企业的需求与大学的基础技术双向衔接,企业的需求不断推动基础技术走向成熟,同时由企业完成产品化的最后一公里,也实现了对基础研究的反哺,基础研究的高度成熟与市场化,帮助机床产业大国构建了强大的技术储备。我国机床产业走向高端,必须打好基础研究的底座,因此在基础研究上需要科研力量的全面归位。


关键词:中国机床 高端机床 国产化    浏览量:3054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