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闻头条 » 正文

机床,“中国制造”故事里最痛的那根刺


  来源: 星海情报局 时间:2021-11-16 编辑:清风
分享到:



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因为历史原因,中国机床产业发展陷入了停滞。直到改革开放,这一状态才有所转变。从60年代末的1969年到80年代初的1980年,看起来似乎只有十年时间,但实际上却好像隔着两个时代。


60年代,全球的机床都还在追求传统机床的“高转速、高精度”,最先进的不过只是电驱动、靠打孔纸带来控制的早期数控机床。


但到了80年代,转速和精度已经成了基本配置,自动化生产大行其道,新式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始普及,之前的数字控制Numerically Controlled已经进化到了和今天非常接近的CNC(Computer Numerically Controlled)计算机数控机床。


在这种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外国机床点亮了“多轴联动”的技能。



80年代,改革吹风吹满地,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全国各大机床厂顺应“改革开放”号召,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转型运动。


为了发展,中国机床产业做了两件事:

第一是进行重组。

第二是引进技术。


各大国有企业合并,沈阳一二三机床厂合并为沈阳机床集团。


多家企业的合并让曾经的十八罗汉一片天,逐渐变为了沈阳机床厂、大连机床厂、秦川机床厂、昆明机床厂四大天王称霸的格局。


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制造业开始了一段强势崛起的上升期。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就曾说过:“中国发展形成了制造业的巨大需求,没有哪个国家能满足如此大的需求,除了我们自己。”


2019年中国机床行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位,产值为194.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份额为23.1%。在需求方面,中国消费额位居世界第一位,消费额为223亿美元,在全球需求市场中占据份额为27.2%。


机床企业的发展使命逐渐从“将生产模式从手工变为机械”发展到了“将机械化生产模式普及”。


这床这件事上,最初的五年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今天变成了从有到多。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第一,那么作为工业之母的机床供货量一定得跟上。


同时身为机床第一大需求国与第一大生产国的我们,机床企业顺利拿到了大量的发展资金,开始进入到了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


这时摆在机床企业面前出现了两条道路,


一条是投入大量资金坚持自主研发,

另一条则是通过收购海外公司/技术,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


而当时大多数机床厂都选择了第二条道路,理由很简单,自研技术投入大,周期长,且不一定最终能赚到钱;海外收购公司的不仅可以拿到相关的专利技术,还能一并拿下企业对应的海外市场,对于当时的中国机床企业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加上西方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的经营都一度逼近鬼门关,这也同样给了许多中国企业抄底的机会。


2008年底,天水星火并购法国索玛,趁着西方经融危机,星火仅用200万欧元就拿下了索玛公司81%的股份,这在平时甚至连一台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都买不到。


比较重要的收购案例


在当时,机床企业并购就是一把稳赚不赔的万能钥匙。积极海外收购不仅可以打开外国市场、更能简单快捷的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而且这些被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很好,在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资料当中显示,9家被并购的海外机床企业中,有6家实现赢利,2家持平,只有1家亏损。


关键词:机床 中国制造 沈阳机床    浏览量:526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