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基建新政密集发布,2025年5G等投资将达10万亿
发布日期:2020-05-15 10:10

5G、人工智能成重点领域 千亿级产业集群将崛起


多地吹响新基建项目投资“集结号”


《经济参考报》5月14日刊发题为《多地吹响新基建项目投资“集结号”》的报道。文章称,随着国家对新基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版新基建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近半月来,包括江苏、上海、天津以及广州、昆明等多地连出新政,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投资规划一批千亿、万亿级新基建项目,并谋划千亿级产业集群。浙江、成都等地正在酝酿新基建专项规划和投资指导意见。业内预计,到2025年,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将达10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累计或超17万亿元。


5月以来,地方新政频发,其中加大新基建项目的投资与落地力度依然是重头戏。广州11日新签约16个数字新基建项目,总投资额566亿元,覆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产业等;上海7日发布的新基建方案提出,未来三年将实施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昆明日前也明确将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智慧+”等领域打造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394个,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589.84亿元。


根据赛迪智库近期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基建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带动投资累积或超17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基建项目的落地,一批千亿级的新基建产业集群有待崛起。例如,广州将开展人工智能场景构建行动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行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重庆近日也表示,到2022年形成千亿级5G产业集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副所长周游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体现在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从政府层面上看,用地、用能和资金等配套政策应加紧落实。特别是在资金使用方面,传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可能难以满足新的投资模式需求,需要积极实行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理调整和变动,同时规范并推动PPP融资模式,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记者从发改委获悉,下一步将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并抓好项目建设。(新华网 记者 郭倩)


地方新基建施工图渐明 二季度投资增速将反弹

地方版的新基建相关建设方案正在加速落地。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4日,全国累计有十余个省份或地区出台相关方案计划。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引导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但不同地区的基础不同,结合自身条件循序渐进是最优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为基建投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季度投资增速将明显反弹,相关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下半年将会体现的更明显。


地方新基建


新政密集发布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明确新型基础设施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近期中央多次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仅5月上旬,上海、江苏、山东青岛、贵州、甘肃、云南昆明等多地出台政策文件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注意到,这些文件主要围绕5G、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在部分文件中,明确了新基建发展的量化目标。如:《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020-2022年)》的通知提出,明确未来三年新建3.4万个5G基站;加快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带动15万企业上云上平台等;贵州省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六网会战”中,在互联网方面,将加快5G网络建设,力争建成5G基站2万个,实现县县通5G。计划完成投资160亿元左右。


此外,个别地区还就新基建建设服务出台了专门文件。如:甘肃特别针对新基建的用地服务保障出台文件,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用地范围。也有地方发布了建设标准。如:雄安新区发布了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成果,设立智能城市专项工程,已经启动38个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多个社会投资的通信网络、5G基站、智能化应用等项目。


一位券商负责债券发行部门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政策文件是政策导向的体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但不同地区的基础不同,结合自身条件循序渐进是最优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隆云滔博士认为,需要有效的制度来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资运营风险,以充分发挥新基建的社会经济功能。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此前曾透露,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新基建等重点项目


投资落地加力


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用好已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各地公布的2020年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中,不少省份部署了新基建推进项目。根据赛迪顾问收集分析的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情况显示,安徽、广东、浙江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数绝对量较大,分别达到280项、165项、109项;河北、山东、广东的新型基础设施数量占比较高,分别达到43.5%、35.0%、34.1%。


新基建项目的投资和落地力度持续加大。5月初,广州举行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及揭牌活动上签约项目共73个,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新基建重点领域。昆明市也明确将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智慧+”等领域打造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394个,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89.84亿元。上海的方案中,目前已初步梳理排摸了未来3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


前述机构人士表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为基建投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季度投资增速将明显反弹,相关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下半年将会体现的更明显。(证券时报)


关键词:新基建 新政 5G 工业互联网
浏览量:17306
来 源:仪商网综合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