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经历10年 3大机构攻关 中国毫米波技术成功商业化

6月23日,人民网发表文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毫米波合作式目标人体三维成像安检仪”项目,已在科技部、中科院的联合支持下成功商业化,人体安检方式即将开启新时代。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安检方式都以“金属探测门+手检”为主。这种安检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只能探测金属、手检耗时长、无法探测小型危险品、存在安检盲区等等。


传统安检 有遗漏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指的是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是目前全球安防领域最先进技术,它本质上是一种雷达技术。它克服了“金属探测门+手检”的缺点,可以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检测出在衣物覆盖下藏匿于人体各部位的物品,对金属非金属都有效果,并可以通过图像得到物品的形状、大小等信息,是新一代、更安全的安检系统。


毫米波安检


毫米波安检设备其实在欧美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但其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手中。安防领域较为特殊,对自主可控性要求较高,且国外设备价格昂贵,毫米波安检技术迫切需要国产化。


各种隐藏原形毕现


为不被“卡脖子”,在国家科技部仪器重大专项的支持下,项目组历经十年研发,在“十二五”期间,成功突破了毫米波TR FEM 芯片及封装技术、毫米波阵列SIP技术、多核多线程硬件加速技术等关键技术,并生产出了原型样机。此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创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项目完成了科研成果转化。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毫米波安监系统已在G20峰会外围、马来西亚吉隆坡航站楼、新疆乌鲁木齐高铁站、海南三沙市清澜港等典型场景实现了示范应用。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