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远信科携手中国移动及合作伙伴完成业界首个5G车联网规模技术验证
发布日期:2024-01-09 11:11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组织召开了“5G车联网新技术试验总结研讨会”,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这次新技术试验的唯一测试工具参与方,与中国信通院、华为、中兴、诺基亚、广东移动、重庆移动及广汽等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分享和讨论本次技术试验的成果及经验,并对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及后续合作规划展开了深入探讨,标志着业界首个面向车联网典型业务的5G网络性能规模验证圆满完成。


创远信科的Eagle Auto测试软件,作为和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国内首个基于车联网业务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可对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业务进行模拟及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填补了行业空白,是这次测试中网络性能和业务性能的指定测试工具。


Eagle Auto测试软件示意图


在历时7个月的测试过程中,创远信科配合中国移动联合系统厂商和移动省公司等合作伙伴,在重庆、上海、无锡、珠海等地,系统性验证了基于车联网典型业务的5G现网网络性能、新技术方案及业务性能。



测试场景


这次的新技术试验,完成了首个基于5G现网的多地多厂商车联网网络性能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单向时延小于25ms的占比超99%,5G现网网络时延、可靠性及速率可满足所选取的23个车联网典型业务的指标要求。


测试结果有效支撑了业界首批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车联网网络性能和规划建设验收团体标准的制定。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基于真实的端到端测试环境,验证了UPF下沉到基站级的5G Uu方案具有与LTE PC5方案相仿的业务时延性能,能够满足网联辅助驾驶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有条件地满足网联自动驾驶对网络性能的要求。


基于地市通用UPF架构以及基于创新UPF下沉架构


研讨会上,各位合作伙伴的代表,纷纷发言,分享了各自的成果和经验。创远信科的与会代表也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


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次技术试验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价值,增强了汽车产业对于5G网络的信心,对推动5G车联网产业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创远信科作为国内车联网测试解决方案主流提供商,将继续积极参与5G车联网的创新演进,为车联网产业生态走向成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车联网方案介绍


01

车联网整车网络性能

外场测试解决方案Eagle Auto


4G/5G/C-V2X/GNSS网络性能和T-Box/OBU终端用户体验双维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


02

V2X/5G仿真测试



Pathrrot信道模拟器 X16

·支持16通道

·广泛支持各类 MIMO 信道模型

·与综测仪配合,可用于测量模拟覆盖信号强度、模拟信号变化


卫星导航星座模拟器 NSS8900

·支持BDS/GPS/GLONASS/Galileo/

SBAS/IRNSS/QZSS系统全频段公开信号与授权信号,以及差分信号、惯导数据和欺骗信号模拟。支持北斗加密信号模

·支持信号遮挡与多径发射模型,可构建基于真实环境的场景模拟


03

汽车以太网OPEN Alliance

TC8 ECU测试方案


根据汽车以太网 1000base-T1TM (802.3bp) 和100base-T1 (802.3bwTM) 标准执行一致性测试


·基于 IEEE 和 Open Alliance 规范设计,测试覆盖范围符合 OPEN Alliance TC8 ECU 测试要求


创远信科


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远信科,曾用名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总部位于上海,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831961),是一家自主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的专业仪器仪表公司。公司专注于增强无线测试仪器的势能建设,主要发展无线通信测试、车联网测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三个方向,拥有自主品牌和一系列测试仪器核心专利技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荣获 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0 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


关键词:创远信科 5G 车联网
浏览量:6167
来 源:创远信科
编辑:清风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