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专注“硬科技”突破封锁,高德红外自主创新走出“强芯”之路


  来源: 证券时报 时间:2023-03-16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日前,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总经理张燕做客证券时报推出的《时报会客厅·对话中国科创力量》栏目,畅聊高德红外20多年来是如何坚持自主研发,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何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



自主研发“中国红外芯”


1999年改革大潮,黄立下海创业成立高德红外。按照黄立的说法,当时中国红外技术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基本都是买国外的元器件,回来自己组装生产,红外探测器全部依赖进口。


黄立表示,“我们于2010年成功上市后,募资近20亿元,这时我们不再满足于购买国外元器件来做自己的组装整机业务,也终于有了底气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出自己的核心芯片。通过多年努力,公司突破了数百项技术难题和数千项工艺难关,搭建起三条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且完全自主可控的红外探测器(兼具制冷与非制冷)批产线,一举打破了国外的封锁与禁运。公司生产的红外探测器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从公司成立那天开始,就是靠技术吃饭


财报数据显示,高德红外一直都在持续高比例进行研发投入,黄立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公司成立那天开始,就是靠技术吃饭,对于科技创新,可以说把它当成我们的‘天’”。


在被问及如何平衡高比例研发投入与公司利润时,黄立表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围绕能够产生利润,或者短期内产生利润的这些项目,紧抓不放。比如说像民用消费产品,这方面应用场景很多,智慧城市、消防、安防、无人机、感应灯等都属于低成本但巨量的应用。此外,像汽车方面的应用,高德红外也在持续投入研发。只有抓好现实的利润,才能有能力、有实力去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上的难点”。



红外领军企业 全产业链布局



红外芯片只是高德红外重要竞争力之一,黄立表示,公司优势远不止红外芯片这一块业务。与其他红外行业的公司相比,高德红外花了10年时间,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芯片应该算是最上游,除此以外,我们公司建立了三十几个研究室,包括光学设计、精密机械、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目标的识别跟踪以及相关的更高端的国防方面的一系列的专业研究室,覆盖了我们整个红外的全产业链,所以我们去做产品远远不是提供一个器件或一个热像仪,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高端的完整系统。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完整装备系统总体资质的民营企业。


“在当下信息化的社会,公司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可以实现快速响应,为公司赢得先机,并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宽的‘护城河’”,黄立称。




在被问及目前公司正在推动哪些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时,张燕表示,“在行业内,红外或者叫光电系统,它涉及到的专业细分领域非常多,比如光、机、电图像处理、软件、算法等。如果哪一个领域或者哪一个细分技术板块出现短板,都会影响到整机的性能,所以我们特别重视研发投入。”。


红外技术应用场景丰富 已与车企合作


她表示,随着探测器芯片,机芯整个成本的降低,平台的开阔开放,相信未来在比如汽车车载夜视、智慧城市、低空共享执法等领域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新的爆发和增长,为公司民品板块贡献业绩。“我们已经跟几款重点车型签订了协议,此外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大体量的领域,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还有低空共享执法,主要是无人机携带我们高清的红外、可见光多任务传感的载荷去进行一些低空执法等”。


关键词:高德红外 黄立 红外探测器    浏览量:619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