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国际资讯 » 正文

中国制造与德美日制造比较思考


  来源: 仪器仪表商情网 时间:2016-03-10 作者:Stanford
分享到:



面对德、美、日制造的竞争,中国制造到底该如何突围呢?基于中国制造的规模,以及业已形成的制造业基本布局,我的建议有三:第一,在大型装备、工业母机等制造方面,应该继续采取举国体制,集中资源办大事,并在华北、东北以及环渤海地区合理布局,向德国制造学习,未来必大有作为。第二,在民生(电子电气、塑胶五金等诸多领域)、精密制造领域向日本制造学习,浙江、广东等地区众多的民营家族企业可以担此重任,追求精益求精和基业长青,再加上生意上的精明,超越日本并非不可能。第三,以深圳为代表的创新型城市,完全可以在高新技术制造领域学美国制造。经过过去30年引进学习、山寨模仿到如今的自主创新,深圳无不展现出美国式制造的优势特点,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如果政府能够注意到业已形成的这种趋势格局,并在产业布局和规划上加以引导,中国制造全面超越德、美、日制造指日可待。

再次,中国制造赶超德、美、日制造,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有利条件。一是时间,有持续增长和不断升级的国内需求以及制造业转移纵深作为支撑,可以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赢得足够的时间。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可以用时间换空间,获得腾挪转换的空间之后,就能够做出超越对手的改变和提升。二是规模,中国制造总体规模巨大,举国体制下的企业体规模也在快速壮大。足够大的规模能够聚合对手无法聚合的丰富资源,可以办一些对手无法办到的事情,比如高铁、航天、核电、大飞机等方面的成功大多如此。三是速度,过去许多产业发展的事实表明,只要中国制造开始重点涉足的领域,通常会很快形成千帆竞发的局面,最后决胜关键在规模发展的速度、成本降低的速度抑或技术创新的速度。比如,工业自动化产业才刚刚启动,就已经显现出超常的发展势头。四是人力资源优势,德、美、日的人们养尊处优(美国有一小撮人除外)惯了,早已失去了激情和闯劲,产业工人短缺,而在中国,人们依然拼劲十足,发奋图强,学习能力极强。对于中国制造来说,人力资源优势注定成为未来赶超德、美、日制造的关键因素。

长期和中国制造业者打交道,对中国制造有较深的了解,所以对中国制造抱有更大的信心。结论是,尽管我也主张中国制造要向德、美、日制造学习,但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德、美、日制造并非完美无缺,中国制造也非一无是处。既要理性面对中国制造和德、美、日制造的差距,也要看到中国制造对于德美日制造的快速追赶,更要展望中国制造终将压倒德、美、日制造的那一天……




关键词: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制造业 日本制造    浏览量:66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